愛麗絲曆險記
第一章,暖春奇襲
“北半球提前轉暖,南半球高溫不退……”
2017年2月初,我們的假期學習班剛剛結束,準備收拾行李外出旅遊,過一個特別的春節。
小船兒急不可待的換上單薄的春裝。
媽媽又開始嘮叨了:“船兒,不行,現在還是冬天,每天最低氣溫仍然是零度左右。連續五天最低氣溫十度以下,就說明還處於冬天。而且有句俗話叫‘倒春寒’,天氣隨時會變得很冷。”
爸爸比較理解小船兒,因為爸爸小時候也這樣:“算了吧,讓她挨挨凍,要比你囉嗦更管用。這不是關鍵的問題,別因此在孩子心中埋下對你的嘮叨感。我更希望她把對你的執行力放在關鍵問題上!”
小船兒很開心,得到了爸爸的支持和理解:“媽媽,現在不是已經立春了嗎?”媽媽要繼續解釋:“孩子,立春是古代一個節氣,是以描述中國中原地區氣候為主,不適合北方天氣。北方人不能按節氣穿衣服。”
媽媽回頭警告爸爸:“咱們已經多次談過對孩子要做到表麵上口風一致,拜托不要再當孩子麵和我辯論。父母在孩子麵前的辯論和吵架無異,隻會降低父母威信,這個你懂得。”爸爸隻好去收拾家了。
小船兒好奇的問:“媽媽,中原在哪?不是中國的意思嗎?我們山西大同不屬於中原嗎?莫非我們真的是匈奴?”
媽媽笑了:“中原,是指以河南地區為中心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範圍為河南省及其毗鄰地區,或者說‘周圍’地區:包括山西、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與河南毗鄰的大片區域。”
小船兒突然想起:“媽媽,當年楊家將鎮守雁門關,防止契丹人進入中原?說明雁門關以南就是中原。”
媽媽很高興:“你懂得還真不少,這與你去年的閱讀量大非常有關係。看樣子不能小看你了。廣義上說,長江以北,長城以南地區都是中原。當與外族對應時,華夏文化地區全都是中原。比如衛青、霍去病曾經也在雁門關和朔州——漢朝叫‘馬邑縣’,與凶奴對峙多年。馬邑,因為秦國大將蒙恬曾經在那裏北擊凶奴,建立軍事基地,‘圍城養馬’,因而得名。蒙恬就是媽媽給你講過的發明毛筆的人。”媽媽總是要及時複習以前講過的東西。
小船兒高興的附和到:“噢,對對對,來自兔子尾巴(在地上拖出血印)的靈感。”
媽媽看到小船兒變得非常乖巧,似乎要一直聽下去,邊收拾家邊講道:“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菽是豆子的意思。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當然,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曾經認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甚至宇宙的中心。這是因為唯心比唯物思想產生的更早些,唯心思想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唯物思想卻與我們的感觀範圍、感觀能力有關係。所以我們一直認為自己處於最重要的中心位置,其它地區都是偏遠荒蠻地區。我們給其他民族起了很多貶意名稱:奴、蠻、戎、狄、夷等等。當然,其它國家也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同時對我們的稱呼也不客氣,比如日本最早的皇帝叫神武天皇,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並把我們中國蔑稱為支那。《朝鮮李朝實錄》中算是對中國最客氣和尊重的,但最多也是像我們對待如來佛祖一樣,把高麗族放在最中央,把比他們先進唐宋文明置之十萬八千裏的西天之外。”
小船兒略帶遺憾的說:“我們成了朝鮮國的西天了;天竺是我們的西天;希臘是阿拉伯人的西天;地球沒有中心。那南極和北極算不算?我們剛學了旋轉和平移,旋轉的物體是有中心的。”媽媽說:“這是物理中心,將來你學三角形就會知道‘五心’。不過,你說的地球的這兩個中心更得多穿衣服了!”小船兒哈哈大笑。
媽媽又說:“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所以呢,各類文化都反映中原腹地的人文和自然現象,節氣也是如此。雖然同樣是立春,但北方和南方的溫度差的很多。比如大同此時還要穿棉衣,而姥姥家在太原就不必了;小姨家在臨汾可能已經穿單衣服了。康熙每次南巡時,都帶著他的孩子們,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感受一下‘中國之大、天下之奇,北方穿棉衣時南方已經是盛夏。’”
小船兒趕快說:“媽媽,那咱們也去南方,讓弟弟感受一下,邊走邊脫棉衣。”看著弟弟,微微的笑著。楊帆也過來說:“媽媽我要去南方,看他們穿衣服。”
媽媽大笑回答:“當然,咱們馬上出發。但是小船兒要按溫度穿衣服,要照顧好弟弟的穿衣情況。帆帆要聽姐姐的話!還有,把節氣理解為太陽周期,或者按緯度不同對節氣要差別理解。算了,這個太難,我也做不到,所以每天看天氣預報。”
小船兒知道要去南方自駕,什麼條件也會答應的:“媽媽,我一路照顧弟弟,給他選衣服;並且做筆記,多少溫度穿什麼樣的衣服才不覺得冷!”媽媽開心的說:“你是最理智的七歲孩子。當然再過十幾天你就八歲了,但在八歲孩子中你仍然是最理智的。”
大家連夜收拾好行囊全部裝車。第二天天還沒亮,就準備啟程。這不是因為昨天的對話,而是早已經計劃好的。教孩子學會把握氣溫,也是這次南行的一個重要科目。
下樓時,媽媽突然緊扶樓道扶手說:“等一下,我有點惡心。”讓她這麼說,爸爸也覺得不對勁:“我似乎有低血糖症狀,要不咱們先吃點東西吧,不吃早飯肯定不行。”媽媽說:“這不為了節約時間嗎,原計劃在車上邊走邊吃,這樣我們每天開車八小時,能趕800公裏的路程,兩天就到上海。”
“惡心勁兒突然又過去了。你的頭暈怎麼樣了?咱們走吧!”爸爸此時也覺得好點了。有意思的是弟弟不小心突然坐在地上,還把小船兒差點拉倒。他倆到是哈哈大笑個沒完。
很快就下樓了。一切正常,一家人上車就開始打開零食包,吃早飯。媽媽先開車,爸爸在旁邊查路線、加油站、酒店等路況。小船兒在平板上查天氣預報:“媽媽,好像這幾天溫度都很高,連續幾天最低溫度都在十度以上,已經是春天了。”
媽媽說:“是大同嗎?不過咱們三個小時以後就到太原了,太原的天氣可能比這個還高一些。”小船兒問:“太原屬於中原嗎?”
爸爸接話說:“爸爸來回答你,讓媽媽專心開車。太原雖然是省會城市,但沒有作過中國的國都。”
船兒趕快說:“大同是北魏國都。另外也曾是遼和金的陪都。”
爸爸說:“嗯對,大同是北朝的國都,但不是南朝的。不過太原的曆史遠比大同早,在黃帝時期的涿鹿之戰時,太原已經有聚居部落了。至今大約五千年。太原比大同熱得多,一方麵是因為緯度低,較靠南,另一方麵是有恒山山脈對冷空氣的阻隔。就像詩中‘春風不度玉門關’形容的那樣,冷暖氣流都不容易穿過。”
媽媽問:“玉門應該在甘肅吧?唐僧從長安出發就路過玉門關。”
爸爸回答:“也有指雁門關的,目前這個比較亂,玉門關已經無法考證了。而且《西遊記》中的地名不可信。”
小船兒:“就是媽媽,不可信。比如小白龍隱藏的地方叫蛇盤山,屬西番哈咇國轄內;但如今的蛇盤山在遼西,唐僧取經總不會跑到東北三省吧!”媽媽最喜歡小船兒聊天時能隨時引入名著。
小船兒得意之餘又接著主題對爸爸說:“爸爸,大同太冷了,有辦法讓大同熱點嗎,像太原一樣?”
爸爸說:“人類科技還達不到,再說環境汙染,臭氧層破壞,全球氣溫已經在上升。”
小船兒想了想:“我知道臭氧層。爸爸,能不能隻把大同的臭氧層破壞了,這樣咱們能單獨熱點,但不影響其它太熱的南方?”
爸爸笑了:“你這方法不錯,但是需要科技手段去實現,目前我們還達不到。”
小船兒急說:“爸爸,未必。你買過一本《大數據時代》,裏麵記錄了很多像波音這樣的大公司全球采購技術專利的事情,他們在網上發布各類對他們公司有幫助的科技發明,結果很快就能找到,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遠比他們自己建立起的科研中心要少得多。很多科技成果是政府不知道的,都在民間,需要高額收購才會有人去研究。我明天也在網上發布一下,看看有沒有科學家回複我。隻是我沒有足夠的錢買這樣的技術。爸爸,你有沒有錢,咱們買下來?”
爸爸有點不知道如何回答,似乎她的思路無懈可擊。隻好說:“爸爸努力掙錢吧,幫你實現這個願望。我計劃今年寫一部與《哈利波特》風格很相似的科幻加魔法小說,像羅琳那樣幫你掙到十億美元,這樣就能買那項技術了。”
小船兒很高興地說:“爸爸太棒了。你寫的小說我一定要第一個看完,並且幫你找錯別字。”關於這個,小船兒特別開心與自豪。
媽媽偶爾搭話了:“船兒,指望爸爸給寫一部《哈利波特》是有希望的,但掙到那十億美元是絕無可能的。他寫的東西很生硬,比《相對論》還難懂,適合極少數理科生看;而且缺少想像力和生動的語言,孩子們不喜歡看,不會暢銷的。再者,出書掙錢之前,先要投資,要花很多錢的。排版、校對、印刷、書商利潤等等,恐怕掙十億美元之前,先要借十億美元的外債去出版書!”
爸爸急了:“打擊我,你太熟練了!但別打擊孩子的美好願望。錢是身外之物,對於孩子來說,我的小說和她實現購買《定向破壞臭氧層專利技術》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