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阿特拉斯的解釋,周信更加確信了心中的想法。接著他把心中的想法向眾人解釋了一番。
聽完周信的說法,在場的眾人略一思索就表示了讚同,因為不論是雷星人還是亞特蘭蒂斯人,在他們的曆史中都存在過這樣一段派係分裂的時期。接下來,眾人根據現有的線索對於這個星係內即將麵對的文明進行了一些猜想,在工程機器人從第二個人造物體中提取了所有的資料之後,旅行者號又繼續出發了。
有了這兩個例子,周信讓旅行者號降低了飛行的速度,希望能夠發現更多的人造物體,不過這一次他的運氣顯然並沒有這麼好,旅行者號在這個恒星係的邊緣飛行了足足三天,直到他們見到了最外圍的一顆行星,阿特拉斯都沒有發現第三個人造物體的跡象。
“艦長閣下,本艦即將抵達本恒星係內最外圍那顆行星,您有何指令。”第三天的傍晚,旅行者號向周信報告道。
“我們先在這顆行星周圍停留一下,等到對這個恒星係進行詳細調查之後再繼續前進。”周信吩咐道,由於已經發現了這個恒星係內存在高等文明的跡象,為了不打擾他們,周信早在發現那個人造物體的當天就已經在心裏安排好了接下來的行動。
“明白。”就在周信下達命令的時候,旅行者號就開始減速了,稍微改變了一下方向,飛船朝著這個恒星係最外圍的那顆行星飛去。
等到屏幕中出現那顆行星的表麵的時候,眾人才驚訝的發現,原本以為是氣態巨行星的這顆星球居然是一顆岩石行星。這顆星球的直徑在地球的五倍以上,星球表麵大部分地區還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白色物質,隻有環繞著星球赤道部分的地區裸露著少量的岩石存在,周信他們花了幾天時間對這顆星球進行了初步的調查,他們發現這顆星球除了是一顆比較大的岩石行星之外,跟其他的岩石行星並沒有什麼區別,大部分岩石星球所具有的性質它一概都有。稍微有點特殊的地方就是——這顆星球的密度稍微有點小,但是還沒有到之前的矽星的程度,大約隻有地球密度的三分之二。
在針對這顆星球進行調查的過程當中,旅行者號所發射的探測器還居然還在這顆星球的軌道上發現了幾顆人造衛星。看起來這個星係內的文明也開始了對這個星球的探索,在沒有被這幾個人造衛星發現的情況下,周信讓旅行者號派遣機器人對它們進行了詳細的探查。跟之前發現的兩個人造物體不同的是,這幾個人造衛星裏麵並沒有儲存太多的資料,僅存的一些資料也都是它們所拍攝的旅行者號腳底下這顆行星的表麵照片。這些照片的清晰度並不是很高,根本比不上旅行者號上的探測器的水平,由此可見恒星係內的這個文明雖然已經可以對其它星球進行探索了,但是科技水平並不是很高。
不過雖然沒有從衛星內所儲存的資料上找到什麼很有用的線索,但是從它們的外形和所使用的係統上,阿特拉斯和旅行者號還是分析出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在這顆星球的軌道上總共發現的人造衛星有五顆,其中三顆的形狀跟阿特拉斯發現的第一個人造物體比較相似,都是以正四麵體作為主體結構,在四麵體周圍則安裝了一些其它用於探測的附屬配件,當然,除了四麵體的主體形狀,這幾個人造衛星兩側還有兩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如此相似的外形已經證明了它們的歸屬。而剩下的兩顆人造衛星,其中一顆跟阿特拉斯第二次發現的人造物體相似,圓柱體,外殼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太陽能電池板,對於它的歸屬也不會有任何異議了。最為奇怪的是最後一個人造衛星,它的形狀跟之前的兩種都不太一樣,居然是球形的,仔細看去的話,這個球形還有點不太規則,在其中一個地方有著一個很明顯的凹陷,這顆衛星的兩側也連接了兩塊太陽能電池板,但是這兩塊太陽能電池板的形狀不方不圓,左右都不太對稱,其中一邊的板上還有著不正常的扭曲,看上去似乎就像是從垃圾堆裏撿回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