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星球的成因(2 / 3)

“還有什麼樣的劇烈撞擊,當然是兩顆行星的直接撞擊咯。”阿特拉斯又說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信息,“也隻有這種等級的撞擊,才能讓一顆原本巨大的星球分裂成兩個小的星球吧。”

接著,她開始完整地介紹起自己對這兩顆星球的研究成果,“根據人家現在的調查結果,這兩顆星球原本應該是一顆星球,而磁星是這顆星球的內核,矽星可能是這顆星球的地殼、地幔的碎片構成的。原本這顆星球好好地繞著這顆恒星運轉,但是後來,不知道從哪裏飛來了一顆質量跟它差不多的行星,而且,兩顆行星還好巧不巧地相撞了。”說到這裏,阿特拉斯稍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是想要眾人先消化一下她所描述的場景,一會之後她才繼續接道,“這次的兩星撞擊是那麼劇烈,甚至把原始星球的地殼和地幔都徹底擊碎了,最後甚至撞上了星球核心,不過好在核心的硬度比較高,而且撞擊的力量被地殼和地幔緩衝了,所以核心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形成了如今的這顆磁星,不過在星球上麵還是留下了明顯的撞擊痕跡。”

“等一下。”阿特拉斯說完這些之後,周信有了一個問題,“你說的是兩星相撞?其中的一顆行星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那另一顆行星呢,到哪裏去了?”

“其中一小部分跟原始行星散落的物質混合在了一起,撞擊行星剩餘的部分我等下會說的啦,艦長哥哥你不要著急。”阿特拉斯回答了一句之後就接著剛才的話,“雖然說原始星球的核心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在巨大的撞擊力下,核心還是被撞出了原始恒星原有的軌道,好巧不巧的是,核心飛行的方向是朝著恒星的方向的,在恒星的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這顆核心沒有飛出多遠,而是在距離原始行星軌道另一側的不遠處停了下來,繼續圍繞著中心恒星運行。至於行星的地殼和地幔,在劇烈撞擊之後,它們都被劇烈的衝擊波直接吹飛了,散落成了大小不一的碎塊,甚至一部分物質就直接被打散成了粉塵,這些被吹飛的物質有很大的一部分直接脫離了原始行星的軌道,不知道朝著什麼方向飛離了,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的物質沒有脫離原來的位置,這些剩餘的物質以碎片的狀態圍繞著這顆恒星運行了很久,然後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重新慢慢地又聚集成了一顆行星,這顆行星就是我們一開始見到的那顆矽星。”接著,她補充了一句,“當然,根據人家的計算,矽星的生成位置受到了那顆磁星的影響,所以兩顆行星剛好位於同一條軌道的兩端,這樣它們之間的引力才不會互相影響,可以正常圍繞中心的恒心運行。”

接著,旅行者號開始解釋起之前他們觀察到的這兩顆行星的古怪現象,“正因為如此,所以這兩顆新生成的星球才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觀察到的樣子,磁星的前身由於是來自星球核心,所以密度高,而且重金屬的含量豐富;而矽星的前身是星球的地殼,所以密度低,而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

即使阿特拉斯的解釋這麼詳細了,但是周信仍然不是很相信她的結論,“你的這個結論也太誇張了吧,兩顆行星相撞,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太低了吧,行星可不像小一些的小行星和流星,它們的軌道還是比較固定的吧,兩顆行星相撞,這怎麼可能。”

小女孩翻了個白眼,“艦長哥哥你的說法是針對兩顆行星在同一個星係內的,但要是其中一顆行星不是這個星係的,而是一顆流浪行星的話,那撞擊事件發生的概率就大了啦。”

“這麼說跟原始行星撞擊的另一顆行星是一顆流浪行星?”

“人家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一點,而且下麵要說的一個分析結果也跟這顆撞擊的流浪行星有關。”阿特拉斯回答。

“還有其它的分析結果嗎?”周信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