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是音樂與鮮花之城,任可因外交工作出色,從土耳其二秘調來當一秘的時候正是維也納的春天,藍色多瑙河與維也納森林美不勝收,但美好時光轉瞬即逝。
他剛來的時候,民國政府駐維也納的外交機構還是公使館。公使館坐落在市中心的貝多芬廣場。樓宇氣魄宏大,內設有自動電梯,業主是煤炭大王、猶太人艾薩克。艾薩克本人早已定居瑞士,全棟樓宇不但無條件地讓與民國公使館使用,並且提供所有的家具和圖書裝飾。因大樓房間過多,公使館隻是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房間大都封存起來。
連任可自己都沒有想到,最先來拜訪會見他的,會是美國公使館的一秘詹納。詹納也可以說是任可的老朋友了。任可從慕尼黑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回國後,曾任老家湖南省政府秘書,不久就代表中國湖南省參加美國芝加哥建市百周年紀念展覽會。他與任可就是在那時認識的。任可在回國前,隨同中國駐美國公使到白宮晉見羅斯福總統,代表湖南省給羅斯福總統贈送羅斯福總統湘繡大像一幅。爾後,任可又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習國際公法,他們之間過從甚密,成為了朋友。而且,詹納讀過任可任職奧地利之前,在中國駐土耳其的使館擔任二等秘書時撰寫的《土耳其農村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一書,極為佩服。他了解到於1935年正式步入外交界的任可在土耳其夙興夜寐,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近百萬言的“新土耳其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變化發展”的研究報告,並出版了《土耳其農村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一書。因工作做得出色,任可於1937年調升為中國駐奧地利公使館一秘。
中美兩位一秘相商就日本和德國的動向及時交換情況。
學貫東西的任可到達維也納不久,邀請他去演講的人與組織便絡繹不絕。
一天,任可應邀來到著名的維也納中央咖啡館演講。地處市中心的中央咖啡館與宏偉的菲爾斯特宮毗鄰。俱樂部主席拉娜女士早已等在門口,她原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英文教師,在咖啡館中組織了一個英語俱樂部。
一起步入這座哥特式建築,一股溫馨愜意的感覺迎麵撲來。根本不是任可曾在中國看到過的幾所相類似的建築那樣狹小、昏暗。寬敞的大廳,枝形吊燈、壁燈燈光明亮,赭黃顏色的拱形屋頂和梁柱,深紫色的咖啡座,使人仿佛進入了一所藝術殿堂或者一座聖殿。
在世人眼裏,這裏確實是“聖殿”,這裏是維也納的知識階層聚會的地方,是外交官、藝術家、音樂家、詩人、劇作家甚至包括政治家交流會友放鬆心情的場所,但在這裏,有時也會在他們之間爆發激烈的討論或者論戰。據說這裏還是奧地利許多著名的詩歌、劇本、小說和樂譜誕生的搖籃。當年音樂大師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父子等都是這裏的常客。
任可麵前,與在場的百多名聽眾一樣,放著一杯卓具特色的維也納咖啡。在開講之前,所有人都先品嚐了一杯。
“各位朋友,女士、先生們,我希望,我與各位的交流,能夠一如這咖啡一般,香、甜、溫馨,回味無窮。”任可侃侃而談。
“不少人曾經問過我,中國的女人還裹小腳嗎?是隻穿褲子不穿裙子嗎?男人仍然留著“豬尾巴”,還有人整日價躺在床上吸食鴉片?剛開始,我一聽問的是這個,還有些鬱悶,不高興……”如此別致與坦誠的開場白,引發了大家的一陣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