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如今已經到了奔四的年齡了,一直有人在說,人的一生有幾個階段,而我在奔騰的年代,但是如果讓我選擇,我希望是在無憂的慢爬階段,而處在那個階段的人(確切的說是青少年)還在展望未來,痛恨當前中。我在QQ個性簽名中曾經寫個“我有兩個願望,估計一輩子都不會實現。1、我要中雙色球或者大樂透的大獎;2、我想重生回青少年時代。”沒想到我的那些沒有品的朋友們給我的回複是:對於第一條,你這輩子沒戲啦,對於第二條,你連下輩子都沒有戲。但是我很樂觀的回複他們,爺的上輩子肯定實現過。1982年的冬天,一個平凡的晚上,我出生了(為什麼故事永遠是老套的,因為新套的太緊,冷~~~)。據說當時媽媽為了生我得了產後風,差點就離我而去。不過還好直到現在老媽還在念叨這件光榮的事情,不對,是嘮叨,但我總是很高興並且平靜的想,人在比什麼都強呀!
“時光如梭”這個詞用於我的童年是完美無瑕的,因為我上小學時的作文中總是出現這個詞。開始時老師表揚我用詞得當,我笑的像朵花。不過後來嘛,在我純真可愛的想法和不斷用它的做法下,老師的表揚越來越少了,我能開的花也越來越少直到沒有啦。
在我完美無暇的記憶中,中國“哏都”的義務教育那幾年包括後來的非義務教育那些年,我們用的教科書都被冠以“試驗本”這個專有名詞。以至於我一直認為我們這一代80後就應該叫做“試驗的一代”。對於這個詞,我隻能抱有愛恨交織的感情。
小時候的我對自己的要求近乎完美,什麼都要跟人家比一比,拚一拚,當然主要是表現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麵麵中。比成績、比體育、比領隊,還有比打架。不過由於一場人為醫療事故造成的重病也使我在身材上與別人沒有了可比性,同時也背負上了“小胖子”這個過去從沒有過的新鮮詞語,但是在學習上我還是那個敢為第一的勇士。小學的記憶中給我最深印象就是“畢業小卷考試”。在離畢業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學校的老師突然找到我的父母,告訴他們應該給我這個不錯的苗子上一下外麵的輔導班。作為正統的無產階級工人老大哥和老大姐的爸爸媽媽當時的感受,套用父親後來回憶的語句就是“當時都傻啦”。他們想不通學校不是教了嗎?為什麼還要去外麵自費學習呢!難道這是隱諱的暗示什麼?善良的人民代表(我的老媽)在那次談話後還給老師一份自認為拿得出手的小心意——一盞新攢的臥室台燈。後來在老師萬分感謝及萬分保證不是那個意思,真是為了孩子好,最後連實話都說了“真是看孩子是那塊料,但是咱們學校的水平真的有限”之後,老媽悻悻地拿著小心意又回到了家。後來我上了一個月老師給推薦的輔導班(又稱突擊班),可是我一直不喜歡那個班上的老師,回家後和爸媽說過一次不想去了,但是被一句“花錢你小子還不知足”外加無影腿直接憋回。直到成年後和爸媽認真討論“我這一輩子”時,才說出其實當時是因為上英語課時我真的一句不懂,幼稚的自尊心受到強烈打擊後,才不想去的,可是一切都不能回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