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弟子聽真,正禮。”
執事弟子執起手中靜心法鈴,隨著法力波動,一陣陣鈴音蕩漾開去。隨後一個麵容清瘦的老道行至法台。手中拂塵一攏,宣了聲道號。
台下諸弟子稽首行禮,口誦:“無量天尊”。上首老道就言到:“你等於這道院修法也逾十載了,明日便是應試之期。老道今日先講一講心字。大道艱難,唯有一顆道心可持。這是兩千年前有真君之稱的羽清軒所留,今日老道厚顏也以此為綱,叨念一二。
汝等雖有幸生得道體,更能在幼時拜入我元辰宗。然大道艱難,不說成道,汝等之中不知有多少人會止步練氣,築基都不可得。老道雖僥幸先行一步,過了築基大關,卻也壽元將近了,區區五十載光陰又能如何。既如此,老道我日日服氣、朝朝念神又是為的哪般。無他,本分而已,入道之初也曾想著袖攏乾坤、呼風喚雨。今時今日,卻隻剩一個日日修行不輟的老道。隻因在我看來修行便是本分,這就是我的道心。
汝等的道心如何,老道不知不問,但汝等卻要自問自省。”
“謹遵座師教誨”台下諸弟子聞言齊齊念道。
隨後老道就眼神一肅,開始宣講道法,卻是元辰宗道法本綱《元辰道論》,此道論從元辰宗本門道法入手,進而闡述天地妙道。是元辰弟子的必學功課。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這時台下諸弟子精神就萎靡下來,唯有幾人依舊如故。其中一人身材較為壯碩,麵容也較身周其他道人老成一些。此人名叫陳明,卻還無有道號。其家乃是歸屬元辰宗的家族,陳明卻是從異界穿越而來,但性格頗是謹慎,幼年雖是有知,仍偽裝成與旁人無異。至今長成少年了,來此世也有十五載了。
因是穿越而來的緣故,陳明雖不曾有神童之名,但在細微處也比其他同齡人更顯成熟。譬如此時,《元辰道論》雖是枯燥,卻是元辰宗諸般道法之基,向來不外傳。是以場中有誌向的道人都較他人用心一些。
未幾,老道講法完畢,宣了聲道號,諸弟子起座向他施禮,老道一攏拂塵便往外去了。
陳明整了整道袍,正待往外走去。聽得背後呼聲便回過身來,見到來人卻是陳明同宗,族中排行十六的堂弟陳陽。“博彥,明日就是應試之期,你怎的還是如此不驕不躁啊。”人未至,陳陽喊著陳明的字便開口問了。陳明搖了搖頭,臉色無可奈何的答道:“昨日族老方才給我等贈了表字,你今日就稱呼開了,玄遠”
“兄長,即有了表字,理當如此。不過兄長你修為已突破至練氣八層,又兼修丹道,明日應是能名列前茅,宗門分配任務也有的轉圜。不像我至今還是六層,陣法連入門都不曾,明日恐不好過,昨天還被族老教訓了一頓。”
陳明看著眼前的族弟,身上道袍都沒係緊,頭上發髻散亂成一團。突歎了口氣,“玄遠,你資質不差,甚至勝過我,卻老是做狂生模樣。你我修的是道,你卻終日放蕩不羈,長此以往,道業要往何處尋啊。我知你不喜這些,族中長輩多方勸告,你也置若罔聞。明日宗門大試,望你要好好把握,日後道業可都由此而始啊。”
看著堂弟臉上笑容漸漸低了下去,陳明就止住了話語。看了看天色道“如此,我就不多說了。你我一同歸家吧。”因為陳氏一族歸於元辰宗,家族駐地離元辰宗不遠。所以陳明兩兄弟一年到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呆在族中。今日為了準備大試,兩人早商定好了同歸家中。明日由族老帶隊回宗。
說著兩人步出道院大門,到了廣場上,各自一拍腰間儲物袋,放出一把翠綠色的樹葉法器,手中法力已催。兩個法器便幻化成一人大的樹葉,攜著兩人往宗外飛去。
看著下方被甩在身後的片片綠蔭山林,陳明心裏想著:
身旁的族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前世的經曆使得陳明知道如今這個入道的機會有多珍貴。六十億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就這樣落在自己身上,這是何等的大運啊。所幸的是今生又生得道體,能夠得聞大道。若還不誠心修道,豈不是要遭天打雷劈。正想著事情,不知不覺時間已過了半個時辰,家族駐地就到了。陳家是元辰宗附屬,主要經營元辰宗轄下魏國西南一帶的草藥以及煉丹事宜。在離宗門駐地不遠的山穀裏也有一個辦事處,此地就是陳明以及大部分陳家宗門弟子的聚會之地。也有家族族老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