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開著他那輛大紅旗轎車,在塵土飛揚的土道上顛簸了整整小半天,這才遠遠的望見道路盡頭一道破敗的圍牆,從中露出高高低低的幾間尖頂教室,一麵襤褸不堪的紅旗蒙著一層灰塵卷裹在旗杆上。
難道這就是教育局長給他說的那個大名鼎鼎,全縣數一數二的初中名校?他從手提包拿出派遣證,對著校門口那塊髒汙不堪,斑駁開裂的木牌子看了又看,“東陽鄉初級中學”,果真就是這裏。
他後悔聽了父親的話,當初非要讓他上省城的師範大學,上就上吧,還非得讓他報什麼農村定向專業。這倒好,找工作是不發愁,國家給包分配了,結果把他這個一本大學生分到連鳥都不拉屎的地方。
到了辦公室,老師們都客氣的和他打著招呼。隻有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靠北窗的位置。歐陽用餘光看去,此人身材敦實,禿頂,耷拉著眼皮,翹著二郎腿,嘴角上揚,帶著一種不屑一顧的表情。
歐陽心想他八成就是校長,見他如此德性,就知道不是什麼好鳥。索性故作不知,便和門旁的幾個老師熱情的打聽著學校的一些情況。聊了好一會兒,教務處王主任帶歐陽過去向他引見校長。“這位是我們的校長。”
“你是省城來的?還是名牌大學?”校長拉著長聲,娘聲娘氣的說。
“是啊,不但是名牌大學,我還是一等獎學金獲得者,我是優秀畢業!”歐陽見他如此態度,索性也抬高了姿態,但語氣還算平和。
“是嗎?可不簡單嗎?這年月大學生多如牛毛了,符合縣局招聘條件的大學生都一把一把的,不符合條件的師範生比我教的學生都多。前幾天有三個大學生托親靠友想走後門到我們學校,我硬是沒要,不缺人哪。可今天你派頭不小,局長說要我一定留下你。說實在的我這裏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就是錢,要什麼不給什麼,不要什麼卻來什麼。”
“校長,我可不是托了什麼門子的,我是師大農村定向生,今年的分配我們是有專門名額的。”
“我說呢?局長這麼大勁兒要把你安排進來,我以為是請了個爺來了呢?既然這樣,我們這裏曆史老師病休呢,你就先教初一曆史吧!”
校長聽歐陽這麼說,眉宇間少了些戾氣,說話語氣也和順了些。
好麼,一個堂堂重點大學的數學本科大學生來教初一曆史,而且是在這麼個偏遠的小初中。歐陽臨來,局長叮囑再三,說你們高材生到下邊要挑重擔啊,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雲雲。當時,他還在想呢,什麼重擔?充其量就是初三數學唄!那還不是小菜一碟?結果,連這碟小菜都沒攤上。
也好,既然校長對他這麼不待見,他也犯不著和自己過不去,本打算如果教初三的話,一定要盡力把學生教好,這回就不用給自己增加什麼負擔了。正好利用更多的精力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前沿科學——虛擬技術。
大學四年,除了專業課之外,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虛擬技術的研究上。他們學校藝術係新上了虛擬現實技術專業,說白了就是動漫新技術。他一有空就去那裏蹭課。
他發現,現在學校所謂引領國內潮流,達到世界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是如此的繁瑣,表現是如此的粗糙,耗費的人力精力如此之大,是比雞肋還無用的技術。其實,真理總是非常簡單的。真理不是玄妙不已,真理不是高深莫測,越過於複雜,就越使人看不到處於視覺盲點中的真理。在歐陽看來,現在處於起步階段的虛擬現實技術顯然走了彎路。
現在通常的虛擬現實技術分成這麼幾個部分:計算機圖形技術、多媒體技術、傳感器技術、人機交互技術、網絡技術、立體顯示技術以及仿真技術。顯而易見,現在的所謂虛擬技術是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相關的一些技術的拚湊和堆砌。在此思路下,延伸的硬件設備多的讓人瞠目結舌:有建模設備(如3D掃描儀);三維視覺顯示設備(如3D展示係統、大型投影係統(如VR-PlatformCAVE)、頭戴式立體顯示器等);聲音設備(如三維的聲音係統以及非傳統意義的立體聲)以及交互設備(包括位置追蹤儀、數據手套、3D輸入設備(三維鼠標)、動作捕捉設備、眼動儀、力反饋設備以及其他交互設備)等等,
即便是通過這些技術設備,實現了所謂沉浸、交互、構想,實現程度也是有限的,有著必然的瓶頸,不管多逼真,他總歸是仿真的,不會有真正忘我的真實,如同做夢那樣的沉浸體驗,永遠不能實現。
歐陽注意到,整個虛擬技術中,虛擬的定義是最接近真理東西,而實現虛擬的方式方法顯然缺乏新意。歐陽在大學第一個學年裏,一直在研究如何找到更有效、更直接、更簡單的實現真正虛擬體驗的方法。他注意到,現在的虛擬技術雖然注意到了交互,但改變的隻是設備,而沒有對大腦這個虛擬接受器進行刻意的改變。因此,要實現無限接近純粹虛擬體驗。必須和人腦神經生物技術和心理體驗技術緊密結合。正是從那一刻起,他開始研究腦神經生物技術和心理學,以求從中找到和虛擬技術的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