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和希音常跟著小鯉魚到家裏,幫助照料老人,村裏的鄉親們都很善良,有空的時候就常關照小鯉魚。希音看到此情景,很感動,比起城市中某些人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這個貧窮的農村多了更多的人情味,文明帶去優秀文化的同時,也奪走了人彼此之間的純樸和真誠。
但很快,鄉村恢複了平靜。一個人的死亡太微不足道,大家還得繼續生活。而一個喜訊從村外傳來,衝淡了這種哀愁。原來張老師籌到足夠的錢來修建這座小學,他很快回來,他回來的時候也是希音離開的時候。想到離開家很久了,希音越來越想家,想到母親,還有好朋友,秦愈和易風感情是否好?還有齊夢涵和古彥清的旅行是否順利?回到南城她就能聽聽古彥清的奇異旅行。
希音知道自己快離開了,一直陪在小鯉魚身邊,照顧小鯉魚,小鯉魚也很喜歡和希音在一起,或許愛可以給人溫暖,當一切希望都破滅之後,唯一能拯救一個人的也隻有無私的愛了。
接到這個喜訊最興奮的是李因老師,她聽說丈夫很快就回來,長長舒了口氣,終於找到讚助的好心人了,新建的小學指日可待,她高興地對希音說:“終於找到讚助我們的人了,今天慶祝慶祝!”
希音看李老師高興的樣子也悄悄躲在一邊傻笑,李因老師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讚助自己的人就在麵前。希音問:“怎麼慶祝?我們去郊遊怎麼樣?”
韻詩也在旁邊歡快地拍著手說:“好啊!我們去郊遊,我們去溪嶺吧,那裏的山果成熟了。”
希音早聽說溪嶺是孩子們的天堂,此時已經是清明時節,正是遍地刺果、野果,山花燦爛的季節,大自然的風光總是很吸引人。
“如果到溪嶺,我準備點東西,去看一個故人。”
希音看著李老師離開準備禮物去了,她好奇地問詩韻:“小詩,溪嶺是不是還有你們的好朋友?”
韻詩搖搖頭,溪嶺根本沒有人居住。這把希音弄糊塗了,既然沒有人居住,李老師的故人是什麼人呢?希音靈光閃過,故人不就是說已故的人嗎?
希音和李老師到達溪嶺,小鯉魚和韻詩快樂地摘野果去了,希音和李老師來到一堆土堆麵前。土堆上雖然沒有石碑,更沒有墓誌銘,不過可以看出是墳墓,因為在土堆麵前種滿了野百合。
希音跟著李老師非常恭敬地祭拜完畢,希音問:“李老師,這裏躺著的是什麼人?一定是對李老師非常重要的人吧!”
李老師點點頭說:“我的恩師和她的女兒合葬在這裏,我從小失去父母,恩師對我像對待女兒一樣。”
希音好奇地問:“為什麼沒有墓誌銘呢?”
李老師深沉地回答:“恩師在生前說,她一輩子什麼也沒有帶來,什麼也沒有帶走,死後靜靜地躺在山上,和山成一體,一個平凡人的死亡,不需要墓誌銘。”
希音點點頭,或許作為在這個世界中默默無聞的人,不需要什麼墓誌銘,默默地來,悄悄地走,希音又問:“你恩師怎麼會和女兒埋在一起呢?”
李老師歎了口氣,眼裏閃著淚花,那一次災難仿佛就在昨天,幾十年過去了,依然曆曆在目,一輩子也忘不了。那時候李老師還是個孩子,大家都在教室裏上著課,大地在搖動,隻聽到有人喊地震了,年幼的李因嚇傻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奪門而逃,恩師一把抓住李因往教室外跑,等把李因送到教室外,恩師又要跑進教室搶救自己女兒,但一切都遲了,“轟”的一聲房屋倒塌,恩師的女兒被埋在了房屋下。當時恩師的女兒和李因坐在一起,恩師可以選擇救女兒,但是她沒有,而是救了李因。
希音聽完感人的故事,無言,還能說什麼呢,一個人的無私總是體現在最危難的時候,如果讓自己來選擇又會選擇誰呢?是自己的女兒,還是其他人?或許李因老師的恩師根本沒時間去做選擇就做出了決定。
李老師接著說:“後來我恩師因為女兒的死,變得非常沉重,她是多麼地愛自己的女兒,在對女兒深深的思念中,她病倒死去。臨終前要求和女兒葬在一起,永遠陪著女兒,如果當時恩師救的是她的女兒,那麼恩師也不會死得那麼早。”
“是恩師給你第二次生命,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希音又到墳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盡管沒有墓誌銘,但她的墓誌銘已經深刻在人們的心底。也更加明白了李老師為什麼大學畢業後就回花溪。
李老師笑了笑,打破這個沉鬱的氣氛:“走,看那兩個孩子,我們也去摘山果,別忘記今天是來慶祝的!”
希音點點頭,發現兩個孩子的衣袋中裝滿了山果,口中也塞滿了山果,很滿意的樣子,韻詩和小鯉魚上來給希音的口袋裏裝山果,很快,希音兩個不大的口袋裝滿了。
兩個孩子開心地說:“希音姐姐,味道怎麼樣?還不錯吧!”
希音拿起一顆青色的橄欖嚐了嚐,味道其實很一般,但是吃起來確實讓人回味。更多時候,什麼味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一起嚐這種味道,當和快樂的人在一起的時候,苦味也會變甜,當和不愉快的人在一起的時候,甜味也是苦的。
小鯉魚問:“希音姐姐,聽說你要回去了,明年你還來嗎?來的時候別忘了一起來溪嶺啊!”
希音摸著小鯉魚的頭,看著溪嶺的草木,或許這次的離開就永遠離開了,再也不會回來了。可這裏的朋友和這裏的美麗風景將永遠銘刻在心底,直到生命消逝才隨著自己消失。李老師上前摸著小鯉魚的頭說:“希音姐姐會回來的,你放心,下次多給你帶些糖來。”
希音看了看李老師,笑了,或許真的會回來,再一次看看快樂的韻詩,和孤苦的小鯉魚。“會回來的,到時候我們還是去花溪上劃竹排,你給我逮幾條大鯉魚。”
小鯉魚開心地說:“我一定給你抓大鯉魚,先拉鉤,說話要算數。”說著伸出小指頭。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希音和大家回到花溪村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希音發現在花溪村口停著一輛轎車,估計外麵的人來到花溪了,希音想著是不是小張老師回來了,如果是他回來了,自己也可以離開花溪村了。
花溪村中的村民從村子裏走出來,看到李老師和希音,上前說,小鯉魚的親人從很遠的地方趕回來了,村長正在村子裏找李老師呢,要李老師盡快趕過去。
李老師和希音一起到達小鯉魚家,看到小鯉魚的爺爺奶奶和一個身著華麗服飾的中年女子坐在一起談論著,大家看到的是中年女子的背影,沒看清正麵。村長也坐在一邊,招待這位從遠方回來的人。
希音在門外聽到中年女子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把兩位老人和孩子接走。”
小鯉魚的爺爺奶奶似乎沒有要離開的意思,或許人上了年紀,就不想離開故土了。村長了解兩個老人並不想離開花溪,為了小鯉魚的未來,村長說:“為了孩子的未來,你們把孩子接走吧,兩位老人不想離開故鄉,我看就不用勉強他們了。”
中年女子想了想說:“那我把孩子帶走,請你們放心,我會照顧好孩子,還有遷墓的事情,不知道能不能辦理?”
村長說:“是把小鯉魚姑姑的墳墓遷回花溪的事情吧,這很容易,我看就遷在溪嶺吧,那兒是個好地方。”
中年女子回答:“這件事情真麻煩大家了,我代表我哥哥齊百謝謝你們。樹高千丈,始終要落葉歸根的。”
大家都笑著點頭稱是,李老師走進門去,村長和兩位老人看到李老師到來,給中年女子介紹道:“這位是小鯉魚的老師,小鯉魚的生活學習問題你可以問問她。”
中年女子回過頭來,微笑地看著李老師。李老師才看清楚這位中年女子,四十歲左右,化著淡妝,有一種高貴的氣質。她向李老師詢問了小鯉魚的情況,很客氣地感謝李老師對孩子的照顧,接著她想看看小鯉魚。
小鯉魚聽說這位從來未見麵的人是來帶自己走的,所以緊緊靠在希音的身邊,拉著希音的手。中年女子來到希音身邊,希音驚訝地看著她,中年女子也看著希音,中年女子對希音說道:“你真像我認識的一個人,不過你的頭發比她長了許多。”
希音摸摸自己的頭發,這些日子到花溪,頭發變長了許多,衣服也換成女孩子的裝束,所以漸漸少了男孩子的味道,或許同溫柔的李因老師相處久了,性格也被影響了許多,假小子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
希音微笑著回答說:“原來是合姑啊!”這個中年女子不是別人,正是齊夢涵的姑姑齊合。
齊合驚異地說:“你真是沈希音,你怎麼會在這裏呢?你不是已經和齊夢涵到花鎮了?這些日子不見你,你似乎變了許多。”
希音歎了口氣回答:“一言難盡啊!”
齊合微笑著拍了拍希音的肩膀,然後低頭看了看希音身邊的兩個孩子,右邊的是小鯉魚,而左手拉著的是韻詩,兩個孩子看到陌生人躲在希音的身後,然後探出眼睛看齊合。
大家看希音和齊合認識,很詫異。不過這樣一來,大家的交談也方便了不少。從齊合的口中希音了解到,齊夢涵的母親月祈出生在花溪村,到南城讀書認識了齊百,後來隨齊百離開了大陸到了台北,在生齊夢涵難產死後,留下遺言,要丈夫把骨灰帶回家鄉,這次齊合正是為這件事情而來,小鯉魚的母親正是月祈最小的妹妹。
因為齊家在南城的招商投資的合作正進行,齊合沒有過多在花溪停留。第二天早上,齊合匆匆告別大家,大家把齊合送到村口。齊合要求希音一同回南城,由於張泉老師沒有回到花溪,希音隻有再待在花溪幾天,而小鯉魚也需要處理離開的各種手續,暫時無法離開,齊合看事情一下子無法完全地解決,隻有和大家商定下次遷移齊夢涵母親墳墓的時候再來接小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