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蝲蝲蛄救駕
不知是哪朝哪代的皇帝上山遊玩,走得太累了,在山上睡著了,他覺得有什麼東西拱他,一看是蛄,他氣得一個個把腦袋揪去扔了,又躺下了。不一會又有一群鰂鰂蛄拱他,他坐起來又要揪腦袋時,發現一條大蟒張著嘴向他撲來,他驚呼左右把大蟒除掉了。左右大臣說:“萬歲受驚了,您是怎麼看見這隻大蟒的?”他這一問,皇上一看地上的拉拉蛄腦袋動彈,尾巴也動彈,恍然大悟,原來是蝴挪蛄救了我的駕,我怎麼能把它們弄到這種地步。皇上跪下從棗樹上掰根棗刺插在蝴獅蛄的脖梗子上,把腦袋和脖子庫起來。插一個活一個,不大會兒一群鰂鰂蛄都活了。皇上說:“你們都下山吧,山上土硬風大”。這群蛐蝴蛄“突突”都下山了。不一會過來一片雲彩下雨了。
皇上在山上遊玩夠了,打馬回宮,走到河邊上見那群蛄都在淤泥上拱,看見他們來了一齊叫喚起來。皇上說:“它們沒生我氣,還為我唱凱旋歌呢。”
,.從此以後,一到下雨天蝴蛄就叫喚。
老虎與大蟒
很久以前>有個莊子突然遭到一場虎劫。一群老虎下山,見人就吃,莊裏人都躲進了深山。
山裏又出來兩條大蟒,一出來就興風帶雨。人一看莊裏來虎,山上出蟒,這回沒個好了,都跪在地下等死。大蟒來到人跟前說話了:“不要害怕,我正是為人間遭難而來,我們倆做一百件好事方能成正果,現在已經做了九十九件,我倆這次出山正為滅虎而來。我們有一個要求:你們在我打虎時都迸我的洞裏,等我回來就給我倒出來,我們不吃人,就喝露水和空氣。”莊裏人聽了樂壞了.這真是天掉下來的好事,趴地下就給兩條大蟒叩頭。
兩條大蟒見群虎又下山了,追下山去足足打了七七四十九天。人在蟒洞提心吊膽,不知道誰勝誰敗。四十九天的晚上兩條大蟒回來了,渾身是傷,鱗也沒有了,長脫脫躺在洞裏也不說話,人也沒敢問什麼,老虎還照樣夜夜怒吼,橫行莊裏。
七天以後,蟒說話了:“上次我們和老虎打個平手。我們倆再去打,這回再打不死老虎,我們就和它拚死。”說完,兩條大蟒又下山了。
又殺了七七四十九天,蟒回來了,對人說:“你們回去吧,老虎讓我們打死了,還剩幾個小的不要緊,明天你們下
山時我跟你們回去。
第二天,兩條大蟒打頭,人群跟在後邊。那幾個小虎見兩條大蟒來了》撒腿就跑,兩條大蟒“刷”的一下子接在一起了把這幾個小虎圈在中間,滿地翻滾,滾成了肉醬。
這時,天上出現一片彩雲,一個神仙站在雲頭念道:“望人間家家供奉蟒神仙,猛虎從此不敢出深山”。他剛念完,兩條大蟒騰空飛上天了。人間按照神仙的吩咐家家供蟒仙。而老虎都回到山裏住在蟒原來住的洞裏,再也不敢下山來害人了。
瘡丫頭當娘娘
從前有這麼倆口子,從結婚沒有小孩兒,一直到四十五歲了媳婦才懷孕,懷了三年孕才生下一個滿腦袋禿瘡,臭味難聞的小丫頭,老爺們氣得要把她扔了。媳婦不忍心,一天天精心侍弄。瘡丫頭長到兩歲的時候,剛會說話了,叫一聲“媽”媽死了,叫一聲“爹”爹死了。她姑姑收養了她。
姑姑對瘡丫頭說:“你命硬,一說話別人受不了,你爹娘就是讓你叫死的,以後你就別說話了。從此以後,瘡丫頭變成了啞巴、、頭,/成軍不吱聲兒、不吱氣兒幫姑姑放牛,打柴,燒火做麼備都幹。一晃長到十八歲了,還是不長頭發,生一腦袋瘡。
正趕上這個時候,皇上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老太太告訴他,“你要選個正宮娘娘,這個人就在附近,她頭戴皇冠,手抱鳳凰,騎著黃龍馬。”皇帝醒了,馬上派人到各處去找,找了半年也沒找著。皇帝下令;“限你們三日之內找不著這個人,統統殺頭下令的當天晚上,皇帝睡著了,上次夢中那個老太太又來了,對皇帝說:“這人誰也找不著,非得你自己去找不可。”皇上信了。
第二天,皇帝帶著一群人馬,在京城附近的幾個屯子裏轉悠。皇上到鄉下來是個新鮮事兒,走到哪就圍一堆人,來到瘡丫頭家大門口時,瘡丫頭的姑姑說:“你別竟看熱鬧,
那個雞要跑了,你把它抓起來放窩裏。”瘡丫頭把大紅公雞抓住抱在懷裏,坐在牆頭上看熱鬧。皇上走到她家門口,天上一個雷一個閃,就是不下雨,皇上一想可能娘娘就在這裏。他朝院裏一瞅,看見了牆頭上的瘡丫頭,腦袋上沒一根頭發,驕黃驕黃,這不是戴皇冠嗎?手抱大公雞,這不就是鳳凰嗎?騎在牆頭上這不就是黃龍馬嗎?莫非是她?皇上告訴抬轎人:“停皇上從玉輦上走下來到瘡丫頭身邊說:“你就是我的正宮娘娘,走,上轎吧!”她姑姑出來了,瘡丫頭對皇帝說:“我從小沒有爹媽,是姑姑把我養大。”皇帝說:“那就一起進宮吧!”瘡丫頭當上了正宮娘娘。
葫蘆頭
講故事離不開一家子》說話離不開媽個巴子。從前有這麼一家子,哥仨個,老大老二腦瓜子活泛,在外經商,年年掙大錢。就老三是個實惠人,不能說不會道,在家裏種地,喂豬打狗,大眼兒累沒少受,還不討好。大妯倆一看見老三和三媳婦就生氣,丈夫一回來就下話說:“你們哥倆在外邊奔波勞碌掙點錢不容易,老三倆口子在家淨睡大覺,什麼活兒也不幹。咱們憑什麼養活他,不好讓他也出去掙點錢!”一次說哥哥不聽,兩次說不聽,架不住天長日久,枕頭風最利害。大哥有一天對老三說:“老三啊,你也這麼大了,也娶妻生子了,不能老讓我和你二哥養活你,今年咱們哥仨個一起出去掙錢,過年回來看誰掙的多。”老三說:“去唄。”
老大老二穿戴一番,耀武揚威走了,老三從心眼裏打怵,上哪去,做什麼買賣,他心裏一點數也沒有。見了人他都不知道咋說話,媳婦見當家的那個為難樣兒催他說:“人家都走了,你咋還不快走。”老三心裏想,事情逼到這份兒上了,我就給他來個花子打板窮歡樂吧,反正我掙不著錢也沒臉回來了。他把天天陪著他的那把胡琴找出來,裝在一個小破兜子裏走了。
他簡直往南走。走啊走啊,走了三個月零五天,走到1個死葫蘆的地方,往前再也沒地方走了。四麵全是大山,男
愁唱,女愁浪,他掏出胡琴,拉起四郎探母來。他低頭拉呀拉呀,拉完一遍,又拉一遍,拉完一段又拉一釋,實在拉累了,他把胡琴放下,想躺下歇一會兒。他一抬頭,看見一個白胡老頭笑嘻嘻向他走來,他奇怪,這兒連個人家都沒有,哪來的老頭兒。老頭兒看他驚奇的樣子問他:“你來這兒千啥?”“我是來做買賣掙錢的,誰家有什麼活雇我幹行。”老頭說:“那你就上我家去吧,我什麼活也不用你幹,一天到晚,我悶的時候,你給我拉一陣胡琴就行了。”老三一聽竟有這樣的好事,就答應了。“你老家在哪住?”“用腿走得走五天。今天就不用走了,因為你太累了,你的手扶我肩膀頭,把眼睛閉上。”老三按他說的做了。就聽耳邊“嗖嗖”風響,不一會兒,老頭把他擱在地上說:“睜開眼睛吧。”老三一看,這個地方可不一般,前邊青山綠水,眼前是一片青堂瓦舍的房屋,走進院裏,假山花草,雞鴨鵝狗,一片生氣。老頭把他讓到上屋,吩咐家奴做飯炒菜。吃飽了,喝得了,老頭讓老三給拉一段。拉完了全家睡覺。以後,天天這樣,好酒好菜供他,吃完飯讓他拉段二胡。
一晃,一年到頭了,老三想到哥仨訂規的事兒,家裏還有妻兒老小,就張羅要回家。聽說老三要走,老頭兒也沒攔,吩咐手下人備三匹好馬,三匹綾羅綢緞,送老三回家。
話說老頭有個兒子,和老三倆最要好,聽說老三要走,偷著把老三叫出去,告訴他:“我爹給你什麼你也別要,那些金銀財寶你拿不家去,走到山上遇著打杠子什麼的也就沒有了。”老三一聽急了:“那我怎麼好空手回家呢?”老頭兒子說:“你別急,我告訴你,我爹有一樣傳家之寶,三個葫蘆頭。”“唉,破葫蘆頭誰家沒有。”“哎,你家的葫蘆頭和我
家的葫蘆頭可不一樣。我家的葫蘆頭是個萬寶囊,要什麼有什麼,喚什麼來什麼。”老三一聽明白了。
.臨走的頭天晚上,老頭把老三叫到跟前對他說:“你在我家給我拉了一年胡琴,也夠辛苦的。我給你準#了三匹好馬,三匹綾羅綢緞,外加一袋子金銀財寶。明天一早兒你就可以帶著這些東西走了。”老三說:“老爺,依我看你別給我這些東西,我不喜歡,我.就看好你家一樣東西,不知老爺肯不肯給?”老頭心想,我們這麼大的家業給不起你一樣東西?隻要你能說出名兒,要啥我給你啥!”老三說:“一言為定?”老頭說:“決不反悔“我要你家屋梁上那三個葫蘆頭。”老頭聽了一愣神兒,他怎麼知道我家的傳世之寶呢?老頭有點舍不得。可是話已經說出去了,腳一踩心一狠也就答應了。
第二天吃完早飯,老頭說:“我把你送到來時候那個地方。老三還是扶著老頭肩膀頭,閉著眼睛,不一會兒,到了。他睜開眼睛一看,是來時那個死胡蘆的地方。老頭和老三這一年來,建立起了感情,難舍難分,老頭一看走不了了,撒了個慌說:“你看前邊什麼來了?”老三往前一瞅,老頭起空了。
老三撿塊石頭坐下,心裏想:就這麼一個小葫蘆,能要啥來啥嗎?正好我餓了,要點飯菜吧。他把葫蘆拿出來,對葫蘆說:“我要八個菜。”“刷”的出來一個桌子,端端正正擺著八個菜,熱氣騰騰。老三樂了,飯菜吃完了,他說聲“收!”碟碗什麼也不見了。這可真是個寶葫蘆!
老三試驗完寶葫蘆,心裏有底了,背個破行李卷兒,還穿來時那套舊衣服往家走。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有個客棧。他站在道邊兒一邊抽煙,一邊往南瞅。正好大哥倆從關裏做
買賣回來。穿的象個鍛子棍似的,水獺帽兒戴著,金牙鑲著/騎頭棗紅馬,慢悠悠往家走。走到客棧旁看見老三那個窮酸樣兒,心想:錢沒掙著,連套衣服也沒逛上,真是個完蛋貨,不怪他倆個嫂子看不上他。大哥倆走到老三跟前,招呼也不打,照馬屁股猛抽一鞭子,一溜煙兒走了。老三心裏想:哼,你們掙兩個破錢,瞧不起我,看我的!”他走到大田地裏,拿出葫蘆頭說:“葫蘆頭,葫蘆頭,你快給我出一匹快馬,出一套好穿戴,外加一副眼鏡兒,老三穿戴打扮一番,騎著戴響串的快馬,不一會兒追上了大哥倆。大哥倆聽見響聲,往後一瞅,哥哥說:“是哪個公子少爺打這路過,咱得趕快給躲道,免得大人見怪”。不長不短,走到大哥倆前邊十了步,老三說聲:“收!”馬和好衣服都不見了。老大老二見老三還是破衣羅嗦站在路邊抽煙。又一抽馬屁股,一溜煙跑了。老三又拿出小葫蘆頭兒說:“給我出八抬大轎,二十四匹馬隊,銅鼓洋號。”“刷”的出來了,他坐著轎子往前走,不一會兒,攆上大哥倆。老二說:“不知是哪家文武大臣打這路過,快躲道,老三把大哥倆擠到壕溝裏了,又往前走了十了步,說聲:“收八抬大轎沒有了。
老大老二先到家了,家裏又是買酒又是買肉,大妯倆歡天喜地張羅包餃子。老三媳婦見人家都回來了,坐不住了,上大門口東張西望,不見當家的人影。實在憋不住了問大哥倆:“你們看見老三了嗎?”“看見了!”“他掙著錢了嗎?”大哥倆好一陣笑,“他呀,老母豬去趕集,家裏外頭一身皮,出去什麼樣兒,回來還是什麼樣!”老三媳婦一聽心涼了,趴在炕上哭起來。大哥倆一年沒在家了,洗把臉到街坊鄰居家走走看看。老娘們也跟著得意,當家的在前頭走,她們就
在後麵跟著,誰也不願意在家聽老三媳婦哭。
這時候,老三進屋了。一邁門坎兒咳嗽一聲,很怕家裏人不知道。一進門兒,他故意把帽子扒拉一下,歪戴帽子斜瞪眼。他進屋見媳婦坐在炕上哭,就勢坐在媳婦跟前,媳婦身子往後一扭,給他個後背,“別生氣,看樣子是包餃子了,快給我端上來點。”媳婦說:“端個屁,連西北風都沒掙家來,還有臉兒吃餃子老三搬著媳婦的肩頭“你別著急,咱得寶貝了。”他媳婦一聽得寶貝了,轉過身來了。老三說:“葫蘆頭,葫蘆頭,給我出八個菜,一桌餃子。”話音剛落,媳婦一抽鼻子,好香啊,八個菜和餃子擺上來了。倆口子吃起來,吃完了媳婦要下地撿碗,老三說:“夫人不用操勞,收!”說完,什麼也沒有了。這回媳婦樂了。老三-說:“別看我不會做買賣,啥人啥命,我遇上神仙了,有這寶葫蘆比稱多少金銀財寶都強。”老三倆口子暗自高興不用細說。
大妯倆見老三破衣爛衫空手回來了,又告枕頭狀了:“你們哥倆在外邊風風雨雨的不容易,他可倒好,在外邊遊手好閑逛了一年,什麼也沒拿家來。這回呀,掙幹的吃幹的,掙稀的吃稀的,咱們得分家大哥倆抗不住媳婦調理,就把者三倆口子找來研究分家,老三說:“分就分,三間房給你們倆=我淨身出戶。”他這一說,老大老二倆口子當然蒿興,說巴說巴把家就分開了。
分完家當天晚上,老三領媳婦走到堡子東頭大地裏,掏出葫蘆頭說:“葫蘆頭,葫蘆頭,給我出四間瓦房”。說完,一眨眼,他們倆口子就站在屋當間兒了。
第二天,老大媳婦出去挖,看覺夫留輸堂容座新房,她好奇地走進去看看,一看老三倆口子坐在屋裏吃扳,
山珍海味,噴噴香。老大媳婦從門縫看看也沒敢進屋,急忙回家報信兒:“你們哥倆太實惠了,你看人家老三,’掙大錢沒露底兒,這回分家了,人家一宿就蓋了那麼大的好房子。”大哥倆一聽不相信,非要親自去看看不可,哥倆妯倆一起去了。
一進屋,屋裏亮堂堂,刺眼睛,炕上鋪多老厚,老三倆口子見哥哥嫂嫂來了,又要了一桌酒席,哥仨個妯三個邊吃邊喝邊嘮起來。大嫂子說:“老三,你家人口少,用不了這麼多房子,換給咱們哥倆住算了。”老三說:“行啊,咱們哥們誰都一樣,別說哥哥有三間房跟我換,就是沒有三間房,跟我要我也得給呀。換可是換,咱們倆家屋裏的東西誰也不許動,大哥倆一聽巴不得這樣。老三說:“咱們馬上找來人,寫文書,誰也不許反悔。”老大哥倆正好怕老三反悔呢,都說對,得寫文書簽字畫押,誰也不能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