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英這話一說,萬康就有些坐不住了,臉上更是青一塊、紅一塊,但他目前毫無反駁的理由,畢竟自己的確是疏忽大意在前,隻好硬著頭皮聽下去。
胡小英接下去說:“二是正確看待幹部。梁健是一名年輕同誌,來區委組織部前,在十麵鎮的工作基礎是不錯的。可能對組織部的工作還不夠熟悉,但哪有一個幹部到新崗位上什麼都熟悉的,正因為不熟悉有時候才有新思路。我倒是覺得,從昨天把今天要推薦的任務交給你們,到今天開大會,時間如此緊、任務如此重,其他工作做得都是不錯的,都沒有出現什麼差錯。其實,今天的說明材料,應該說也沒什麼大問題,裏麵內容是好的,而且第二份交給萬書記的不是完整的嗎?這說明,組織部工作整體是好的,但在小環節上出現了紕漏,這雖然有一定影響,但也是小節。另外,關於梁健不加班的事情,我倒是覺得,朱部長你們部裏也沒有必要遇事就通宵加班,主要還是把工作效率提上去,而不是打疲勞戰……”
朱庸良插話道:“可不那麼做,就容易出問題啊!”胡小英說:“朱部長,你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也應該容許下麵的人有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同的聲音和方法,有利於激活我們的腦袋。而且,今天發生這樣的事情,恐怕並不是不加班造成的!”
朱庸良當然知道,這事不是不加班造成的,而是他一手策劃的,他也不便爭論,便臉色難看地看著胡小英。
胡小英說:“第三點我要說的,是調查後再定論。當然,出了這麼大的洋相,如果不了了之,的確會在機關裏造成不大好的影響,容易助長粗心大意、放任不管的不良風氣……”
聽到胡小英終於說到了要處理,朱庸良又開始興奮起來:“胡書記說得對,不能不處理!”
胡小英沒有接他的茬,繼續說:“我的意思是,這件事情,可能還有些別的原因。你們聽過梁健有什麼解釋嗎?”
朱庸良不想讓胡小英聽到梁健的解釋,說:“他還能有什麼解釋,解釋就等於掩飾!”
萬康心想,這件事情上或許還真有些其他問題,他這人為人還算正直,就說:“會議結束之後,我們找梁健聊了聊。他說,他願意承擔責任,但有個問題他也說明了,他說,說明材料他看過兩遍,絕對不會少頁,但這份材料後來經過他人的手。”
胡小英了解梁健做事風格還算認真、細致,不太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所以在會場上便有些懷疑這事是否另有什麼原因,聽萬康如此一說,暗暗點頭,心道:會是誰在暗中作怪呢?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
她目光銳利地滑過朱庸良,問萬康:“材料經過誰的手?他說了沒有?”
萬康說:“沒有,他話到嘴邊,又不說了。隻說他會接受組織給予的處理。”
胡小英有些狐疑:如果梁健知道是誰故意要他好看,為什麼又不肯說呢?難道他有什麼難言之隱?便說:“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妄下定論。這件事,萬書記,你負責認真調查和了解!至於梁健的分工或者今後的工作安排,等調查清楚了再說。”
朱庸良還是不服氣:“胡書記,那這段時間還是讓梁健分管幹部工作?”胡小英看到朱庸良窮追不舍,不給他一點肉吃,也實在煩人,就說:“這樣吧,梁健的職務分工暫時不變,但最近兩天可以讓他坐坐冷板凳,具體工作不用交給他,讓他也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對他自己也有好處。等調查結束後,再做打算!”
朱庸良雖然沒有達到讓梁健下課的目的,但讓他坐了“冷板凳”,至少也有所斬獲,聊勝於無,也就不再多話了。
等萬康和朱庸良走後,胡小英鬆了一口氣。她拿起手機,在聯係人裏找到“梁健”,剛要按下通話鍵,又停住了。停了停,依然將手機放回了桌上。
她本想讓梁健過來,跟他聊聊,讓他祛除心理負擔。可轉念一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身在官場,權力鬥爭在所難免,有時候挫折比成功的營養成分要高很多,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有些挫折,就像藥一樣入不了嘴,可真吞了下去,消化了,對人卻絕對有好處。於是,胡小英決定還是讓梁健自己去消化這些苦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