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符號:表示事件特性的符號。常用的有頂上事件、中間事件、基本事件和省略事件。
“頂上事件”,位於事故樹的頂端,是事故樹的最後輸出事件,表示所分析係統的事故結果。“基本事件”,位於事故樹的底部,是事故樹的基本輸入事件,表示設備和設計條件以內,由於材質劣化、腐蝕、磨損或設計不良所發生的砍障,即“一次故障”,這種事件可不必再展開分析。
“省略事件”位於事故樹的底部,是事故樹的輸入事件,表示設備在設計條件以外,受外部因素的影響所發生的故障,如異常情況下的超溫、超壓或由於地震、台風所造成的影響,即“一次故障”,這種事件事先不能分析或有意省略而不作進一步分析。“中間事件”介於頂上事件和底部事件之問,既有輸人又有輸出,表示導致頂上事件的原因及各種異常狀態。
“與門”表示下麵連接的琳件(輸入)全部發生時,才能引起上而的事件(輸出)發生。“或門”表示下麵連接的事件(輸入)任意一個或部分發生,就能引起上麵的事件(輸出)發生。
轉移符號:表示在同一事故樹中,中間事件下麵所連接的子樹(分支)的轉移。它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可避免相同的子樹在作圖上的重複;二是可解決大的事故樹在一張圖紙上畫不開時,作為在不同圖紙上子樹相互銜接的標誌。分為轉出符號和輸入符號兩種,通常以相同的字母或數字標誌的轉入或轉出符號處展開或相接。
編樹的方法
在事故樹分析中,編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環節。編製出一個完善、準確、反映實際係統及其相關因素和發生過程的事故樹,需要多方麵的專業工作者參加,經過多次反複,才能逐步深入和完善。目前編樹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從頂上事件開始一步步地向下演繹分析。在編樹中應掌握以下的萡木方法。
正確確定頂上事件。頂上事件是事故樹分析的起點和主體,確定頂上事件應針對分析對象的特點,抓住主要的危險(事故狀態),按照一種事故(故障)編製一個樹的原則,進行具體分析。不能主次不分,搞籠統的概略分析。例如,不能把“化工廠事故”及“全廠事故”等類題目當作頂上事件。
詳細分析係統的各種故障及其構成要素。對每一種、故障形式都要給以確切的定義,說明是什麼類型的故陣以及在什麼條件上發生的。為了在進行事故樹分析時不致遺漏,可預先編製出故障類型及原因—覽表,以備查閱。
為保證分析的完善,在對某一具體單元的故障分析時,即在單元故障事件(如“馬達起動失敗”)的下麵接一個或門,然後展開為“一次故障”(單元自身的故障,如馬達故障)、“二次故障”(來自單元外的故障因素,如馬達無電流通過)和指令故障(由操作和信號失誤的影響,如誤操作)。按照這個模式分析和編樹,就可以避免畫出的樹閃人而異和不著邊際。
準確判斷各事件間的因果關係和邏輯關係。每一個事故事件所包含的原因事件都是事故事件的輸入,其間邏輯門的種類則應根據“與門”和“或門”的意義具體地加以分析。
確定展開分析的程度。也就是預先劃定樹的邊界和範圍,以避免編出的樹過於繁瑣和龐雜。通常在分析係統的故障時,隻分析到閥門、管道、泵的故障,至於軸承、壓蓋等故障就不再展開分析了。對於電器也隻分析到繼電器、、開關、馬達等的故障,至於螺釘、閥片等也就不必展開。
在充分占有資料的基礎上,從頂上事件向下逐級進行分析,直至找出最基本的事件為止。對每一個中間事件,必須找出它的全部輸入事件並標示在樹上,然後才可以進一步展開,這樣做可以避免發生遺漏。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個邏輯門的輸出,都應有明確的事件,而不能門與門直接相連。
整理和簡化事故樹的層次。對初步編成的樹應進行整理和簡化,主要是除掉多餘的事件和邏輯門。如對中間沒有邏輯門而直接相連的一串事件,可隻保留最下麵的一個事件。對幹上下兩極的邏輯門相同的,可以合並成一級。另外,凡有兩個相同的子樹,都可以用轉移符號,省略其中的一個。
下麵以由電瓶、兩個並聯開關和馬達構成的係統為例,說明事故樹的編製方法。
在這個係統裏不希望發生的事件是“馬達啟動失敗”,設線路及連接是良好的,兩個開關處於斷開狀態。“馬達啟動失敗”是一個單元故障,割集與最小割集在事故樹中,凡能導致頂上事件發生的基本事件的組合,就叫做割集。它表示當該組合中的基本事件全部發生時,頂上事件必然發生。所以係統的割集也就是係統的故障模式。但是在一個事故樹中,這種能導致頂上事件發生的基本事件組合數是很多的,而且在內容上互有魚含和重複,其中有的重複或多餘的事件是可以除去的。所謂最小割集,就是指能導致頂上事件發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組合。在最小割集裏,如果任意去掉其中一個基本事件,就不成其為割集了。因此最小割集表示了當發生哪些故障或差錯時就會導致事故,即表示係統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