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2)

前言

閬中,華夏人祖的發祥地。

間中這地方“奇蹤奧跡”有種非常氣象。古人說:“隱然有大國之風”。閃中坐落在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遊, 東枕巴山之餘脈、西倚劍門之臂腕,為“巴蜀要衝”、“川北重鎮”。它以1878平方公裏的幅員麵積,養育著86萬閬中兒女。閬中從遠古走來,有五千年文明史。炎帝時,屬戎州, 高莘氏時,歸蜀國,禹貢為梁州之域,商為彭國地,周為巴國國都;秦惠文王後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置縣後,曆代帝王視間中為統轄西南要地,設置郡、州、府、道、軍治所;漢唐時期,閬中為我國古天文研究中心;清初,閬中成為四川臨時省會達十餘年;民主革命時期,閬中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閬中一直是雄峙川北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中心。1986年被批準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縣建市,1992年定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1993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四川省轄市。

閬中自古是“山水奇秀聞天下”的地靈人傑之邦,有“閬苑仙境”的美譽。神工造化的“錦屏春曉”、“嘉陵秋水”、“雲台仙風”等自然景觀和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的永安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桓侯祠、膝王閣、觀音寺、五龍廟、大佛寺、天宮院、四川貢院、巴巴寺等200多處名勝古跡,旖旎奇絕,斑斕生輝。獨具特色的中古城,是四川最大的古城,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嚴格按照我國傳統風水理論建造的一座“風水古城”,古街院、古民居的裝飾圖案多達千種,窗花百種以上,被譽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觀”。

閻中古城有漢、回、苗、藏等19個民族集居,有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的宗教文化彙聚,形成了閬中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觀。閬中還有巴渝舞、川北燈戲、川北皮影等民俗文化的瑰寶。在深厚的巴渝文化陶冶下,人文薈萃,俊彥迭起。相傳華夏始祖伏羲和女媧兄妹就孕育在這裏;“輔佐劉邦還定三秦”的賨人領袖範目也出生在這裏;蜀漢張飛在這裏任巴西太守達7年,死後還葬在這裏。漢代天文曆算學家閬中人落下閎創製出世界上第一台渾天儀。僑居間中的風水學家李浮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還撰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氣象學專著《乙巳占》。唐宋二尹、三陳、四狀元和至清末闊中115名進士的誕生,凸現了四川出狀元進士及第最多的地方。深邃的曆史文化與豐厚的人文景觀引起無數墨客騷人競折腰。杜甫、 司馬光、陸遊、蘇軾、文同、元稹、張善子、豐子愷、 肖軍、鄒蜂等古今名宿茬閬觀光或旅居,留下珍貴墨寶和詩篇。

閬中物華天寶,名特產飲譽四海。古為皇室貢品的絲綢,“東方軟浮雕”的絲毯,溢彩於世界市場;以保健為最的保寧醋名噪中外,保寧壓酒、張飛牛肉、保寧蒸饃香飄五洲,備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