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生靈亦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一道道大道之音傳遍整個昆侖,無數的生靈在本能的驅使下,看看的朝著大道之音傳來的方向前去。越是裏大道之音近的吸收靈氣的速度也就越快,更是容易開啟靈智。沒有天花亂墜之象,也沒有靈雨如潮之景,隻有直指神魂的的大道之音在昆侖山之中平淡的傳播者。但是,如有人在昆侖山之外,卻是聽不到一絲大道之音,這就是昆侖山生靈的福源。既生於昆侖,那麼定得福與昆侖。
而如此直指神魂的大道之音,正是造化道尊在給三清講解大道,讓他們早日開啟靈智,化形而出。隻不過,對於昆侖山的生靈,造化道尊很是喜愛,是以在講解大道之時,也沒有束縛大道之音。但是卻沒有傳到昆侖山之外,由此可以看出造化道尊的神通。雖沒有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但是卻把大道直接引入昆侖山眾生靈的神魂深處,隻要一朝得悟,未來卻是不可限量。
而此次講道最大的受益者卻不是昆侖山的生靈,而是造化道尊眼前的三團蒙蒙的清氣,也就是未來笑傲洪荒的三清。隻見,原本隻是慢慢的吸收靈氣的三清,在造化道尊的大道之音想起的霎那,就開始劇烈的波動起來。先天靈氣更是蜂擁而至,慢慢的三團清氣開始變得靈動起來,卻是靈智產生的征兆。
要知道三清之所以到如今還沒有化形,不是因為他們的資質低,而是因為他們的資質實在是太高了,比前世的三清道尊的資質更高。要知道,若是在前世,三清早就化形而出了,怎麼會到如今還沒有產生令呢?原來就是前世三清的確是盤古元神所化,不過那位盤古雖然也是混元境巔峰的修為,但是在開天之後,他的元神早就消耗殆盡。是以,前世三清得到盤古的元神,連盤古全勝之時的百分之一都沒有。
而現在開辟洪荒的盤古,卻與前世不一樣。他不是元神枯竭,而是元神破裂成就三清。不過,有一點卻是前世盤古不能相比的,那就是如今的盤古,他的元神不是盤古修煉而來,而是,造化之氣結合十二混沌魔神的元神而成。可想而知,此盤古的元神在等級上就比前世盤古的元神高,更何況,前世盤古也隻是混沌本源孕育而出的混沌魔神而已,通過修煉,才勉強成就混元殿峰。之後卻是無力再行突破,是以才會開天身隕,成就洪荒。而如今的盤古本來就是十二混沌魔神,根據陣法召喚而來。是以,兩者相差巨大,不能相比。
而且,眼前的三清,可是由傳說之中的造化之氣結合十二混沌魔神的元神孕育而出,資質可想而知。若是此時沒有造化道尊講道,那麼恐怕就是鴻鈞老祖成就聖人之時,降福澤與洪荒之時,他們三清恐怕也不能化形。要知道,資質越高,產生靈智就會越難,那麼化形也就更難了。而像三清這樣逆天的資質,恐怕比混沌魔神也不會遜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