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本文集編得很匆忙。由於匆忙,難免粗糙。
它的編輯、出版,源於一個臨時的決定:吉安市文聯在吉水縣召開全市文聯工作會議,縣文聯黃淑英主席得知市文聯正在編輯一套叢書,便向市文聯朱主席為我力爭了一個名額。事情來得很突然,一時間我競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編輯出版什麼好。得市文聯胡霞女士提醒,出散文集,這才如醒酮灌頂般的清晰起來。當時即與市文聯賀小林科長約定,下周之內編輯好書稿。
於是,回到家中就翻尋自己近些年所寫的所謂散文,一篇一篇作著連綴的工作,把它們整理成一部書稿所需要的樣子。說實話,近些年來,我很少寫東西,尤其很少寫像點樣子的東西,寫了也很少投稿,因為自己覺得很難人那些大刊物大編輯的法眼。畢競自己不是靠文字養家糊口混飯吃的,因此那些所謂的散文寫起來純粹為了追求一種樂趣,一種自娛自樂的樂趣,不太從編輯或刊物的需要去刻意追求什麼寫作上的技法、遣詞上的功力、意境上的營造等東西,多屬於信手而作,隻求一個過程的快樂開心而已。一般也隻是在縣內的報刊上發一發,或者網絡上發一發,供與朋友同樂,因為這些文字多半是抒寫家鄉故裏情景物人的,比較適合於縣內發表,走出吉水之外就難登大雅之堂了。
所以,檢點這些文字,感覺實在有些拿不出手,但沒有其他文字可供此次編輯出版,其他已經發表並出版過的文字我又不願意拿來再次編輯出版,因此艦而為之,不恥見笑於大方之家。其中,收錄了一些二十年前的文字,以及二十年間沒有編入其他文集的文字,作為對自己的又一個小結。
書稿編輯妥後,發電子郵件給賀小林科長審閱,卻長時間不見回音。電話打過去才知:賀科長他們去年編輯的一套叢書已於去年底出版了,我們今年新增加的三位作者的書稿,無法擠人去年的出版計劃,是否能夠成書,還得看出版社那邊的態度。於是,我就靜下心等待出版的消息。前些日子,吉安市作家協會召開了換屆選舉會議,在市作協下麵成立了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六個學會。負責散文學會的,是市文聯胡霞女士。在她的主持與操心下,力爭打響散文學會成立之後的第一炮,出版一套散文叢書。於是,我的這部拙稿又被重新提上出版的程序。
本文集定名為《紅壤丹心》,看上去有些土氣,卻切合文集當中收錄的文字所表達的內容,雖然土氣,卻有可能接著地氣。再者,吉水是一塊紅色的土地,色澤是紅色的,曆史也是紅色的,文集中文字也是紅色的,它們共同表達著作者及文字所描述的主人公的赤膽忠心。
文集能夠問世,要感謝許多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市文聯朱黎生主席,市文聯賀小林科長,市散文學會胡霞會長,吉水縣委常委兼宣傳部長曾誌華部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縣文聯黃淑英主席,是大家的幫助、關心、支持與鼓勵,才使得這部文集能夠順利地編輯出版。
2013年7月於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