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1)

序言

耽於公務,嘯鵬的這部書稿沒來得及仔細品讀,匆匆閱過,感受也不太深。但對嘯鵬執著於文學創作的精神,甚為讚歎,持之以恒,聚沙成塔,集掖成裘。

十多年前,嘯鵬也曾找我給他的中篇小說集《山裏風清爽》寫過一個序,那時他就說過,出版作品集是對以往創作的一個小結。這部《紅壤丹心》,是他繼《情感家園》、《履痕處處》之後的又一部散文集。所輯錄的文章絕大部分是過去公開發表過的作品,有的文章竟然離今天已經二十年之久,讀之能把人的思緒帶回到文章所處的時代背景當中去,讓讀者重溫那個時候的美好時光。我想,嘯鵬這樣輯錄自己的作品,恐怕同樣在於對以往文學創作的一種反思、一份總結吧。這正蘊含了一個終點與起點的道理:一個階段的終點,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相信嘯鵬會在文學創作道路的新起點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嘯鵬的文筆很樸素,所記敘的人、事、物都是樸素的,這在他的其他作品之中早就得到體現。他不事雕琢,也少修飾,如話家常,頗有一種娓娓道來的親切感,平淡卻有韻味,從容卻含思想。這是我從他以前兩本散文集中得出的體會(聽說他還出版過長篇小說,我沒有看到),如今的這部集子也是這樣,這就是嘯鵬文學創作的風格。

這種風格,與嘯鵬為人處世的風格,應該有相通之處。所謂“文如其人”嘛。我與嘯鵬相交三十多年,雖然不常見麵,卻也時有聯係。在我看來,他是個不太喜歡出門的人,往往相隔幾年,才會偶爾來我這裏坐坐,聊聊天南地北。不與他相交的人,恐怕不知道,嘯鵬其實是個很會鉚天的人,什麼話題都能發表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簡單的語言中往往蘊含深刻的道理―他是一個有思想的人。

雖然我們所處的城市有不近的距離,但因為我曾經在吉水工作過,在吉水還有一些其他的朋友,因此能夠經常聽到來自吉水的關於他的議論。入家對他的評價肯定的居多,讚揚的不少,當然也不乏批評的語言甚至鄙薄的言辭,但這是極個別的,絕大多數人都滿懷敬佩地稱讚他“才子”,甚至讚為“現代解紹”。據說,嘯鵬喜歡聽取別人的批評意見,視別人對自己的批評為自己進步的捷徑。這就難能可貴了,比之古人的“吾日三省吾身”,有過之而無不及。“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能將逆耳忠言視為進步的捷徑,不僅比喻新穎,而且頗見胸懷與度量。

近日,嘯鵬送來他的這部書稿,邀請我為之作序,我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匆忙中,卻不過嘯鵬的美意,詞不達意地寫下這些簡陋的句子,權作一個交代而已。但願讀者朋友不受我的影響,能從嘯鵬的作品中,體悟到一點什麼,就不失嘯鵬出版這部作品集的用意了。

願嘯鵬在文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取得的成就更大。

是為序。

任予

2013年7月18日於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