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我這個人沒有什麼嗜好,唯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業餘時間,我喜歡讀書寫作,從客觀上來說,我不應該癡迷於文學, 因為在我的身邊,有很多人需要我幫助,他們有的下崗,有的子女讀不起書,我常常被他們的痛苦深深地折磨著。在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中,我這個人不識時務,很傳統,很保守,也許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罷!終因少年時對文學的熱戀和執著使我沒有勇氣撞進商海而陷於文學泥潭不能自拔,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我寫了這麼多年,人都老了,還能有什麼造化,該結的果子早已應該掛在枝頭,然而我始終不能長成一株樹,更結不出什麼果子,在文學的園地隻能是一棵冬天沉默卻為春天亮出一點綠色的小草,不可能像迎春花那樣高高地站在春天的枝頭,迎風招展。有時我也反問自己,為什麼還要這麼執著,然而小草也有綠色的信念,也有湧動生命的力量,也有向往春天的激情。正如我喜歡登山,隻在乎觀賞山上的風景,全然沒有想到爬山付出的辛勞和汗水,更沒有想到山路的荊棘會劃破肌膚,刺傷心靈。總之,我已習慣於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平靜地生活,堅守一塊屬於自己的文學淨地,在茫茫大千世界中清苦寂寞地並且快樂地度過生命的每一天。
我雖愛好文學但我也未曾想過要出什麼書, 因為我無力為讀者奉獻精品,我的那些拙作登不了大雅之堂,隻能孤芳自賞。承蒙太忠多次提醒,這本散文集終於與讀者見麵了,但我仍然憂心忡忡,不敢想象讀者會用什麼樣的眼光審視我的作品。
我衷心感謝梁仕培先生為此書作序,衷心感謝出版社的大力幫助,感謝文學界的朋友對我的支持和鼓勵。
作者
2001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