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1 / 2)

既已做了決定,胤禛和淑慧夫婦二人就開始做起了各種準備,別的猶可,弘暉的安全問題絕對不能馬虎。

查典籍、畫符籙、煉丹藥……胤禛和淑慧忙得不可開交,力求將弘暉從頭武裝到腳。

忙完了這些之後,胤禛才求見了康熙表達了自己想緝拿海盜的意願,當然,他並沒有隱瞞自己想出兵的真正意圖,直接表明自己就是要大幹一場到海外去搶地盤的。

康熙對胤禛的提議感到很驚訝,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胤禛曆來好文不好武,騎射雖然還不錯,但明顯不是他興趣所在。提出此事的若是老大也就罷了,不過……老四?

胤禛知道自己突然提出來這樣的請求會讓汗阿瑪很費解,是以他早有準備,首先從自己這兩年的親身經曆說起,詳細的分析海外諸國的形勢,然後再闡述此次事件背後的陰謀,以及若是處理的不好會有怎樣的危害……如此等等直和康熙密談了大半天。

康熙雖然對胤禛所說的那些藩國會對大清產生威脅的話語有些不以為然,當然,他並不是完全不把那些藩國放在心上,而是他不認為事情真的會有那麼嚴重,但他對海外的那一大片土地倒是很感興趣,特別是由此而得來的巨大財富。

這樣一想康熙就有些動心了,再加上內心深處對會法術的胤禛潛意識的防範與忌憚,他覺得把老四放遠些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因著這種種考量,康熙吐口答應了胤禛的請求,但明言現下國庫存銀有限,是以能提供的軍費不會有很多。還有大清兵力也有限,除了拱衛京師之外還要戍邊,特別是沙俄一直在旁虎視眈眈,是以能提供的兵力也不會太多,若是想擴充兵員的話最好就在南邊招兵。

胤禛知道這是自己能爭取到的最好條件了,說到底汗阿瑪對此事的重視度有限,畢竟離得太遠了,比起遙不可及的海外,大清內部的安全問題顯然更加的重要,特別是前不久才滅了一個反清的組織,汗阿瑪心中正忌憚著呢。

有了康熙的首肯,胤禛就開始放心大膽的運作了起來。

得知此事的朝臣們對此反應不一,但大部分都覺得四阿哥做了一個愚蠢的選擇,才從海外歸來就又出去,這樣在朝中根本就建不起來自己的勢力。雖說帶兵會有軍權,但離得那麼遠又都是海軍,有了軍權又有什麼用?頂多就是添了點軍功的砝碼罷了。

但此事一出,胤礽倒是對胤禛另眼相看了起來,無論這老四到底是有什麼企圖,哪怕他不是真心想打仗而是為了在汗阿瑪麵前求表現,最起碼人家很有魄力,敢遠離京師親身上陣。

同樣對胤禛佩服不已的還有十三和十四,胤祥懂事明理一些也就罷了,那胤禵卻是鬧著要跟著去打仗。

胤禵先是去鬧胤禛夫婦,胤禛和淑慧哪裏敢答應,十四可是德額娘的命根子,若是有什麼閃失還得了?

眼見四哥四嫂那裏行不通,胤禵又開始去鬧德妃了,並且死活拉著胤祥一起上陣。

對這個小兒子德妃是萬分的寵溺,若是其他的事情她肯定毫不猶豫的一口就答應了下來,但像打仗這種凶險萬分的事情她哪裏肯答應?她不僅沒答應還把胤禛夫婦召來好一頓說,一直不親近的大兒子不聽話也就罷了,小兒子可不能被帶累壞了,是以她耳提麵命的要胤禛夫婦保證絕對不能讓胤禵跟著胡鬧。

胤禵東磨西泡了好半天都沒什麼效果不禁也有些沮喪了,但少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叛逆心理,越是不讓做的事情就越是想做,是以原本可能隻是八分的心思如今也變成了十二分,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了。

思量了半晌,胤禵決定還是從汗阿瑪處下手,隻要汗阿瑪同意了,哪怕額娘和四哥他們再反對也沒用了。

康熙雖然也不想兒子涉險,但他畢竟是一個父親,還是一個注重培養兒子各項能力的帝王,且滿人向來尚武,是以他在胤禵纏磨了幾天之後還是鬆口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