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3 / 3)

陸曉棠深受打擊的表情看得郭絡羅氏心下很滿意,雖然重活一世她對胤禩的愛早已隨著前塵往事燒成了灰燼,所以胤禩到底有多少個女人她並不是很在意,但該給的下馬威還是要給的。

她留下陸曉棠是為了以後的計劃,但身為一枚棋子怎麼能脫離了自己的掌控?讓她快點認清楚自己的身份也是為了她好,人哪,最重要的就是要看清自己的位置。

就這樣,陸曉棠不聲不響的成為了胤禩的妾侍之一。

康熙在思量半晌之後沒有再立太子,並且還把胤礽給放了出來,他原想重新將胤礽再立為太子以平衡朝堂的勢力,但胤礽冷笑著拒絕了康熙的提議,經過這麼多年,他早已知道在汗阿瑪的心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那個太子之位重新到手了又如何,遲早還是會被廢掉的,與其這樣還不如幹脆不要。

他倒要看看自己不是太子了,他的那些“好”兄弟們會怎麼做。沒有了自己這個擋箭牌攔路虎,他們之間的關係還能像先前那樣穩定嗎?未來的日子估計會很熱鬧呢。

八阿哥等人受到了打壓,朝臣們也各自偃旗息鼓,一時間倒是清靜了下來。

胤禛趁著這個機會好好的歇息了一番,順便和眾人聯絡感情。其他的也就罷了,十三、十四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麼長時間不見都快變了一個樣了。

若說這兩年的海外生涯以及學習後世知識給胤禛帶來了什麼變化的話,首當其衝的便是開闊了眼界,心胸也變得更加寬廣了起來。

以前他還會對德妃對待自己的態度感到傷懷,對十四弟的感情也很複雜,但現下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這些家長裏短的小糾葛就顯得無關緊要了。

一手五指都要分個長短呢何況是人,是以做父母的有所偏頗也在所難免,再加上自己原本就不在德額娘的跟前長大,感情都是處出來的,接觸得少自然就生疏了。

倒不是胤禛因為孝順而不去計較,而是對於他來說德額娘的態度已經不再能左右到他了。他會做到一個兒子所應該做到的事情,奉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他絕不會對德額娘言聽計從。現在的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因渴望親情而患得患失的少年了,也不會去想著討好德額娘來彌補年少時親情匱乏的缺憾,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再怎麼彌補都無濟於事。

既然連自己的生母都懶得計較了,那麼對於小他十來歲的胤禵更是不會有什麼看法。不過他想著未免德額娘真的像後世書籍上記載的那樣給自己添麻煩,這十四弟還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好。

所幸現下胤禵還小,自己也還沒有和他產生大的矛盾,再加上自己才從海外歸來,而胤禵這麼大的少年人正是熱血沸騰崇拜英雄好漢的年紀,而出使海外可是危險重重的差事,是以他現下對自己這個哥哥還很是崇拜敬畏,要不是近來事多說不得他就三天兩頭的往自己的府邸裏跑了。

此時胤禵還沒有定性,且因他性子有些毛躁,胤禩等人也不敢貿然拉他入夥,畢竟他們都是瞞著大阿哥胤褆在暗中行事了,萬一敗露了豈不是會壞事?是以胤禵雖然和胤禩、胤禟等人關係不錯,但也還沒有被胤禩等人徹底的攏住。

私下裏他和胤祥的關係倒是更親近些,一是年齡相近,且胤祥自從生母去世之後就養在了德妃處,二是負責教導這兩人的學士是同一個人,整日價在一起自然比一般人關係要親近一些。特別是那假冒的十五阿哥回朝之後,康熙因愧疚對他無比的寵愛,這導致此前一直受寵的胤禵、胤祥都受到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