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裏,康熙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將麵前的奏折推到一邊,然後滿懷心思的歎了口氣。
近日他越覺精力有所不濟,果然是上了年紀嗎?朝堂上如今還在為重立太子之事爭執不休,而兒子們又一個個的翅膀長硬了不再聽話。
自己到底該拿胤礽怎麼辦呢?若是像老大那樣圈禁起來自己卻是狠不下心的,畢竟老大是咎由自取心大了,再加上他那莽撞又不甚聰明的性子若是再放了出來定然會變本加厲的犯渾,到時自己恐怕是真的容不下他了。
但是胤礽……胤礽是他捧在手心裏幾十年的太子啊!時至今日每當他想起胤礽那一聲聲的責問依然覺得心痛難忍,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作為一個從小就缺乏父愛的皇帝,他是真心想做一個兒子們信任景仰的阿瑪的,但事實卻是這樣的殘酷……
朕是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們嗎?還是無能為力之下下意識的回避了他們之間的種種衝突?
無論事實到底如何,如今自己是再也不能置之不理了,要不然整個局麵就會失控,大清甚至會因皇子間的內鬥而元氣大傷,這是自己決不允許的。
老大忽然被自己的手下告發是不是有人在暗中指使?這指使之人按理說應該是與老大向來不和的太子那邊的,但太子自從被關押之後他的那些下屬們便惶惶不可終日,如此一來哪裏還有心思去給老大使絆子落井下石?
那麼不是太子又會是誰呢?
老三的能耐沒那麼大,且他還有點文人的清高以及天真,是以如果是他的話縱使要告發老大也會親自上陣,說不定還會覺得他的大義之舉會受到自己這個做汗阿瑪的褒獎與讚賞。是以是老三的可能性不大。
那麼老四呢?老四的能力倒是沒的說,以往與老大之間也有些不和,雖然表麵上看上去都是老大在故意找茬而老四大方的不予計較,但事實到底如何卻是有些難說,誰知道老四會不會因此而記恨在心呢?但他又才從海外歸來且行事向來謹慎,想必不會一回來還沒摸清楚狀況就動手,再加上他出宮開府之後不久就出海了,是以應該沒什麼機會建立自己的勢力,這樣縱使想對老大不利怕是也有心無力,所以是老四的可能性也不大。
老五、老七向來不攙和這些事,是以更加的不可能。
老八和老大的關係向來親近好像也不太可能,而老九、老十又是以老八為馬首是瞻的……
而餘下的皇子皆未大婚想必還沒那麼多的心思……
難道真的是太子嗎?
不,不對,看事情不能看表象,老大若是真的倒下了太子固然欣喜,但他自己尚且自身難保又哪裏會去多事?再加上經過跟太子的一番談話,他已經明了了太子的想法,比起老大恐怕他對自己的怨言更深吧?畢竟不是自己的縱容,老大又怎能張揚這麼些年?
那麼除了太子還有誰會從老大的倒台當中得到好處呢?
一番思索之後康熙心中得出了一個叫人難以置信的結論,最有可能對老大下手的竟然是和他最親近的老八!
這樣一想所有的一切就都解釋得通了,為什麼告發老大的會是老大的下屬?因為老大的下屬老八應該也很熟悉,有些人會被他暗中收買也是不無可能的。為什麼老大犯事之後會被一直關押?因為老八、老九和老十三人雖然為其求情但卻是雷聲大雨點小,除了做做表麵功夫並無實際舉動,但如此大張旗鼓的求情卻每每讓自己對老大的怒意更勝。
還有後來告發之時老大的罪行是證據確鑿,事事條理分明,這麼詳盡的內容想來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下屬就能完全得知的,但若主使之人是老八的話就能說得通了,原本老八就是老大的得力助手,很多事老大想必都不曾瞞著他。
想到這裏康熙的心裏有些發冷,雖然他也知道老大的性子莽撞想來平時對待老八也是呼來喝去的不假辭色,但這麼些年總歸是不曾對老八做出什麼來啊?且無論老大的態度如何,他總歸是把老八護在了身後這麼些年,難道老八對此絲毫沒有感激之情麼?
如果老八的心真的大了的話,那麼老九追著老四想要海外通商的差事的行為就值得深思了,到底是老九真的對此感興趣還是想爭權奪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