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然

參加全國文藝思想座談會時,承河北省委、保定地、市委給予方便,在補休星期日得同與會者一起,遊覽了自洋澱。 白洋澱,不僅是華北平原的明珠,風光綺麗的遊覽勝地:而且也是一個曆史上、文學史上池得永遠懷念的地方。抗日戰爭時期, 自洋澱裏活躍著一支黨領導的抗日武裝“雁翎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史的一頁:作家孫犁以之為素材,創作了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鮮明特色的作品―

《白洋澱紀事》。除了孫犁之外, 白洋澱還養育了一代作家,《新兒女英雄傳》《小兵張嘎》《雁翎隊》等優秀作品,就誕生在白洋澱裏,到今天, 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自己藝術風格的文學流派―荷花澱派。我是懷著對革命英雄和文學前輩的景仰心情去遊覽自洋澱的。

白洋澱,那浩渺煙波的湖麵,那如江南小橋流水的湖漢,那獨具豐神的潿子……使人心曠神怡。和畫家湯小銘、作家南丁、餘飄教授、寧夏省委文藝處長賈立平等同誌同乘一船,大家都對白洋澱稱羨不已。小銘為風光陶醉了,掏出寫生本,描下了白洋澱優美的麵形身影。我想日後小銘一定會在此基礎上描繪出時代的畫幅。我環眺周圍迷人景色,遐思翩翩,遊船中吟成絕句二首:

(一)

千裏蘆節千裏波。

漁舟葉葉似飛梭。

漿聲激揚訴往事,

耳邊猶聞《大刀歌》。

(二)

桃李紛飛逐水流,

春風綠柳蕩輕舟。

幾度白洋縈舊夢

《荷花澱》裏願長遊。

畫家湯小銘同誌以之書寫成條幅。贈與會者、保定地區領導及書法愛好者,這裏之所以特別也到《大刀進行曲》《荷花澱》。那是有自己很深的感慨的,同文藝思想座談會與會同誌一樣,在回顧這些年文藝界的狀況, 者巧感到由於錯誤思潮泛濫, 文藝創作脫離生活、脫離人民群眾, 已經很少有象

哎大刀進行曲》《荷花澱》那樣激動人心,促人奮發的作品了。我這些年不斷寫作《壇外雜話》發表在《文藝理論與批評》《中流》《文藝報》上批評文藝界種種錯誤傾向,呼喚“高奏社會主義文藝的主旅律”,其原因即在於此。在社會主義建設中, 有多少英雄業績值得我們去歌頌:在漫長的中國革命史上,象白洋澱裏“雁翎隊”那樣可歌可泣的史!,真可謂寫之不盡。對於這些英雄業績、革命史詩,過去我們就寫得很不夠;到了近年來,除魏巍同誌《地球上的紅飄帶》等少數作品外,文壇上競充斥著什麼“殺”“案”“仇”“女人“之類格調低下的“作品”, 令人膛目結舌,暖歎驚訝不已!

開完座談會回來,容本鎮同誌捧著他的長篇小說《古海角血祭》清樣問序於餘。看“提要”,正是我所縈懷的《大刀歌》《白洋澱紀事》式的題材,雖不一定說是“空穀足音”,但確有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近來雜事頗為繁冗,我還是花了兩天時間讀完了這部二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滿足了先睹為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