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閬中,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
閬中,是中華本源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閬中,是中國風水文化古城旅遊觀光的目的地。
閬中,是我國古代民間天文研究中心。
閬中,曆史悠久,山川形勝,俊彥輩出,文化燦爛。在華夏文明的曆史長卷中,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相傳人祖伏羲(Xl)孕育在聞中。西漢時期偉大的天文曆算學家、閬中人落下閡製訂了中國第一部有文字記載的完整的曆法《太初曆》,開創了“渾天說”,創製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觀測儀器“渾儀”;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是唐代定居閬中的天文風水學家李淳風,他還撰寫了世界第一部氣象學專著《乙巳占》發端於閬中渝水之濱的巴渝舞,被稱作“舞蹈的活化石”;中國名牌保寧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中惟一的醋、藥醋,19巧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閬中的“四川貢院”是全國僅存兩處的古代科舉考試省級考棚中保存最好的一處;閬中又是我國科舉取士1300年間四川出狀元最多的地方;閬中是我國著名的“絲綢之鄉”,有全國規模最大的蠶種場;閬中自古有“風水寶地,間苑仙境”之稱……
閬中這座巴國古都,兩千多年的川北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隱然有大國風”(宋·唐庚語),廣有曆代名流的仙蹤聖跡,無愧是地靈人傑的間娘福地、旅遊勝境。豐厚的文化積澱,瑰麗珍奇的自然、人文景觀,濃鬱的巴文化氣息,獨具特色的土特產,這些都是發展旅遊優越的先天條件。
翻開閬中曆史,就翻開了一部厚重的文化典籍;走進聞中,就走進了一軸色彩斑斕的民俗風情畫。
《古城閬中》的編著者,以高度的文化責任感,將地域文化進行盤點和梳理,分曆史概況、風水古城、名勝古跡、曆代名人、人文寶庫、宗教聖地、名特產品、旅遊興市等八個側麵一一介紹。曆史文化可以用不同方式重現和再生,聞中用大旅遊、大文化、大產業作為曆史文化的載體,讓披滿歲月風塵的古城從人們視角中重新煥發容光,變曆史文化優勢為旅遊產業優勢和地域經濟優勢。
這是一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普及閬中旅遊文化知識的簡明常識讀本。
愛家鄉是愛祖國的起點,了解鄉情是懂得國情的開端。隻有了解鄉情、懂得國情的人,才能真正地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黨中央就提出了“要對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孩子)、中學生一直到大學生,由淺人深、堅持不懈地進行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及國情教育”(理所當然也應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和廣大市民),本土教育這一課就成了國情教育的起步教育了。這一點對於“旅遊興市”的閬中尤為重要,因為實施地域文化教育和全民旅遊知識教育,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是建設優秀旅遊城市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準備,所以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閬中是將要打造出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精品旅遊城市。古城閬中是一種大美。讓我們全麵認識閬中的曆史文化價值,珍視閬中的美,完善閬中的美,推出閬中的美,為了閬中經濟文化的振興和繁榮,為了現實和未來,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編者
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