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泰也不勸海老師回去,有這麼一個“震校之寶”,他巴不得呢!也沒有給老師安排教學任務,就讓他帶著孩子們晨讀,“三字經”“弟子規”什麼的,後世風靡的國學教育早就在桃花小學開始普及了。
海老師眼不花耳不聾,一直活到九十多。老人一直精神矍鑠,按照他的話來說,“和孩子們呆著一起,能夠讓人的心態變得年輕!”是啊,和爾虞我詐的成人世界相比,學校就是一片淨土,特別是高度自治話,有著楊啟泰管理的小學。
他最喜歡楊家的兩兄妹,都是好孩子啊!這個學校從無到有,可以說就是他們兩兄妹撐起來的。資金方麵小貝從不吝嗇,什麼都是按最高標準來,就算是孩子們的午餐也是免費供應的,這份福利,放在縣裏還有誰?
啟泰就更不用說了。堂堂正牌子大學生,多好的前程?就因為學校沒有老師,他就義無反顧地回來了。前陣子過來的一個教育局小頭頭,還是他的同學這要是他沒有回到鄉下,不也是早就功成名就了嗎?
他們倆的付出村裏人或許不懂,海老師是當初最先到學校的,自然心裏有數。所以他看見兩人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當然了,小貝他們也總是對自己恭恭敬敬的,做足了晚輩姿態。
楊老哥苦了一輩子,想當年也是鄉間出了名有本事的人,可就是被家裏拖累了。現在總算是好了,還有什麼比孩子們出息更讓人高興的呢?海老師打心眼裏替老哥高興。孩子們一個個都是好的,既孝順又本事。這樣的人不成功誰能成功?話說小貝都走了一年啦,也怪想她的呢!
“是啊海老師,您不在家忙年,到學校裏躲懶了吧?”楊小貝開玩笑說。海老師『性』格最好,和孩子們才相處得罪融洽,他最喜歡你和他說笑。“我哪裏是躲懶?是躲難好不好?你師母在家裏嫌棄的橫腳橫手,耽誤她幹活把我攆出來了!”海老師委屈地說。
和外公一樣,那個時代的男人,特別是讀書人信奉的是“君子遠庖廚”,家裏那是油**子倒了不都知道扶一下的。可憐師母也是服侍了他一輩子了,這忙年的當口,你幫不了忙也就算了,看他悠哉悠哉的樣子就出氣,幹脆眼不見為淨也是正常。楊小貝一聽就明白了,笑得不行。
既然好久不見,海老師也打開了話匣子,拉著小貝在校園裏走走,指給她看這一年學校發生的變化。這是今天競賽咱們學校得了一等獎啊,這是考上重點中學的學生合影啊,還有,那邊今年弄了個植物園,大家把山上好多植物都移植進來,還種了不少花花草草……
這些楊啟泰在家裏都不會說的,在他看來,把學校建設得好都是分內之事,拿出來炫耀是很羞恥的。海老師則不同,他就像一個孩子一樣,迫不及待地把好的成果拿出來給遠道而歸的遊子欣賞,言語之間是**『裸』的炫耀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