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自責(1 / 2)

世上沒有後悔藥,盡管親人們傷心欲絕,捶胸頓足,逝者已矣,隻能運回家馬上就要開始辦喪事。可憐他們家裏本來就窮,還是茅草土磚房,這下陳大媽撒手一走,留下兩個半大的少年和爹一起生活,別提有多淒涼了。

真是聞著傷心,聽著落淚。易慧芬也哭,自從昨天陳大媽的噩耗傳來,她就躲在家裏流眼淚,連最喜歡的米飯也吃不下,害的楊文餓得嗷嗷叫,楊小貝隻好衝了奶粉喂他。

楊文對此非常嫌棄,吃一口呸兩口,可是想想肚子還是餓的,隻得皺著眉頭繼續勉強喝下去。這樣機靈的表情把周品正逗得不行,忍不住又把他抱起來舉高高。他個子高力氣大,楊文最喜歡這項活動,看的高看得遠,馬上高興得咯咯叫。

楊小貝去看了老媽回來,就看見這幅情形,氣道,“不是跟你說了,吃飽了要站起來拍拍後背,怕他吐奶,你倒好,還這麼劇烈的運動,待會兒小心吐你一身!”。代理奶爸被抓了包,尷尬地說,“這不是看他不高興嗎?再說他也沒吃多少,才不會嘔出來。”

現在他算是提前上崗,學習帶娃技巧,還別說,抱娃的姿勢已經爐火純青了,就是有的時候慧犯傻,畢竟沒有經驗不是?楊小貝教育了一下,見楊文這小子還嗷嗷地想要再來幾回,歎氣道,“你這傻小子什麼也不知道,也不曉得哄哄你媽媽。”

“慧芬還在傷心呢?”周品正問。“可不是!總是自責沒有堅決勸說病人去醫院,她說的也沒錯,說不定剛發病的時候去醫院還能救回來。”楊小貝苦惱地說。

雖然這並不是第一次接觸的病人死亡——每年村裏都有逝者,但是大多數時候是老人,或者病重者,家人和醫生都知道時日無多,隻是盡人事而已,對結果也是早有預料。大不了在曉得病人去世以後感歎一聲,“可惜了!”或者是“那個人多好啊,就這麼去了。”

但是陳大媽卻是易慧芬真正接觸到的第一位因為“誤診”而去世的病患,在明知病人有些不妥的情況下,她隻是例行勸說人家去上級醫院,沒有積極治療,也沒有判斷出病人的準確病症,這一切都讓易慧芬無比自責。甚至對自己產生了自我懷疑——要是小貝看的話,是不是就會一眼看出是破傷風,然後強製送去醫院呢?那樣的話,陳大媽就不會死,兩個孩子也就不會失去母親。

自從升級做了媽媽以後,易慧芬覺得自己的心腸都十分軟弱,特別看到過得苦的孩子都心疼不已。今天看見陳家兩個小子哭嚎著喊媽,跪在地上求她睜眼,自己的眼淚就止不住了。試想一下,要是楊文如此傷心的話,自己該有多痛苦?孩子們還沒有長大,沒有看見他們成家立業,怪不得人家都說陳大媽“死不瞑目”呢!

雖然沒有人責怪她,病人家屬更沒有遷怒與她,但是易慧芬就是自己過不去這個坎。從最早的時候,小貝就說自己不是很適合做醫生,自己也一度打算放棄。要不是後來拚了命想跟上楊啟泰的腳步,咬緊牙關繼續學習下去,她早就回家種地去了。

可是自己的確是沒有天賦,哪怕如今診所是自己獨挑大梁,其實最多也就是看看傷風咳嗽,稍微複雜一點的她就沒有頭腦,還要回來問小貝。打針的時候,自己已經很輕柔了,可是病人總說“還是小楊醫生打針不疼,你手怎麼這麼重呢?”更別說接生、大傷縫合,自己完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