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年輕人看來是用心過日子的。家裏的一切都不像是臨時住所,充滿了溫馨的煙火氣。周品正忙著歸置嬸嬸帶過來的東西,接著又張羅晚飯,留下楊小貝接待客人。可她和兩位真心不熟,場麵一度有些尷尬。
周小菊看哪兒都好奇,特別的美人嫂子的一切她都想刨根問底。在追問過嫂子的衣服就是本地的裁縫做的,又跟母親撒嬌要做新衣服。“那要年後了,如今年節裏,什麼師傅都不出工的。”楊小貝告訴她。
手藝人的規矩,一年四季有客人就幹活,全年無休。但是本地人無論多賺錢,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是不做生意的。做人留一線,錢是掙不完的,再好是生意這段時間也關張,街上的店鋪全部上了門板,有錢都買不到東西。
“這樣啊!”周小菊有些失望,她年後可是要回去上學的,不知道來不來得及呢!這個先不談,她剛剛看到了一個好玩的,“小貝,這是什麼,刺繡嗎?”
成天被周品正拘在家裏,楊小貝無聊得快要發黴了。沒有電視——電視機有,沒有節目。沒有網絡,沒有微博,沒有電子書……如今的都還處在嚴肅文學階段,怎麼看這麼不舒服,楊小貝覺得那樣沉重的看得搞不好要抑鬱……好吧,她就是這麼膚淺的人。
可是呢,四大名著都被自己翻爛了,不看書的話,又實在找不到什麼東西打發時間。最後還是易慧芬出的主意,“你不是要練針線活嗎?正好現在有時間,又可以鍛煉一下手指的靈活性。”
這是個好主意。楊小貝也擔心自己長時間不用右手,到時候情況會更加惡化。但是周品正怕她受傷,現在也不能幹重活,這麼看來,學習做精細的針線活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開始周品正是拒絕的,他怕小貝拿不住針傷著自己,把她都氣笑了,“你真當我老年癡呆啊!我的手隻是沒力氣不靈活,又不是沒感覺,會逮著自己的肉戳嗎?”。拗不過她,周品正隻好自告奮勇幫忙穿針,讓小貝拿著易慧芬提供的花樣子練手。
本來就沒有技術可言,手還經常不聽使喚,這繡出來的成績就更加慘不忍睹、不忍直視。楊小貝也是無聊透了,還存著鍛煉的心思,倒一直沒有放棄,這不一堆顏色各異的絲線和半成品被周小菊看見了,還以為她嫂子是刺繡高手呢!
楊小貝今天的老臉也不知道紅了幾次了,尷尬的說,“哪裏是什麼刺繡,就是我練手玩玩的。”周小菊拿著那塊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翻來覆去的研究,實在看出不嫂子繡的是個啥東東,但是棚架、繡花針、各色絲線一起放在竹篩子裏,看上去很專業的樣子呢!
……這些都是老媽的家當,當然夠專業。怕她不會,易慧芬還特地抱著娃來了一趟,現場教學,花樣子也幫著畫好了,讓小貝就跟著花樣子繡上去就行。聽上去很簡單不是?然而……
楊小貝要不就是弄錯了針腳,從這朵花瓣繡到那朵花瓣,要麼就是線打了結,弄出來一個個小疙瘩,更別說針腳不密,稀疏得像雞爪子,針線拉得不緊,整個繡品坑坑窪窪的……總之,楊小貝自覺是用盡了洪荒之力,繡出來的卻是一坨不知道什麼東西,任你想象力再豐富,也絕對聯想不到一朵花上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