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語成讖,後來容姐果然就嫁到本村本隊,出門別說坐車了,連自行車都不用踩,走幾步都到了。然而大伯他們卻一直笑話二伯就是這趟出遠門傷著了,不敢把女兒外嫁,以免去女兒家吃不消……
有二伯的前車之鑒,楊小貝精神萎靡也不那麼顯眼。周品正也知道自從上次生病以來,她的胃口就不怎麼好,吃什麼都不像以前那樣香甜。在擔心的同時他暗暗下定決心,小貝雖然吃得慣浦海的口味,但是最喜歡的還是老家的味道,看來還是回去的好,至少可以把小貝養胖一點。
一行人嘩啦啦到家的時候,連楊老漢也莫名其妙了。因為事出突然,都是臨時決定,誰也不知道楊家兄弟去送個親,反而把妹子妹夫都帶回來了。在聽說了原委以後,楊老漢也沒說什麼,抽著旱煙考慮一下,才對周品正說道,“回家就回家,以後就待在這邊好了。”
他敲了敲煙鍋,一錘定音,“我們家不缺兒子,你也不要再說什麼上門女婿的話。你娘再不是也隻有你這麼一根獨苗,咱可做不出奪人兒子的事。”又交代楊小貝,“你們就當把家安在這邊,啟泰的房子本來就是你出的錢,有你的分子。縣城你們也買了房子,住在哪裏都行。”
這話算是對楊小貝他們作出了決定。不論嫁娶,在楊家安房,以後就可以無視出嫁女不能在家住這條規矩了。楊啟泰當然沒有意見,新房子大得很,更別說本來就是小妹出錢造的,全部算她的也沒意見。那麼就這麼說定了,回家就住在三房,縣城的房子作為他們現在的落腳點。
周品正心裏暖暖的。在遭受了親生母親那樣對待後,回到韓家衝卻受到嶽父毫不猶豫的接納。同樣都是父母,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心潮澎湃之下他嘴巴更加笨拙,也說不出什麼話來,隻是點頭稱是。
“行了!多大點事兒,人年輕的時候受點挫折不算什麼,等你老了就知道了,現在覺得天大的事情,回頭看看隻是平常而已。”見周品正完全沒有平時的意氣風發,一副焉嗒嗒的樣子,楊老漢難得教導孩子一句,這還是看在是自己女婿的份上,要知道以他的脾氣,兒子們要是這般沒出息,一棍子就招呼過去了。
咳咳,那都是從前的事兒了。楊老漢自認現在脾氣可改了不少。他語重心長的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你娘的性子不好,和小貝不對盤,對你肯定是沒話說的。現在賭氣不要娘了那是屁話,以後有時間還是要回去看看她!”
楊老漢可不是同情周母。年紀到了他這裏就什麼都看透了,想想自己的堂客(婆娘),走的時候連老大都沒成親,她要是看見孩子們一個個都成家立業,該有多高興?絕對不會嫌棄任何人。但是如果她好好的活到現在,肯定也免不了要嫌棄老大媳婦小家子氣,老二媳婦蠢,大女婿沒擔當,二女婿愚孝……
這人啦,就是不知足。周親家那是一輩子順風順水,才會養成今天這個脾氣秉性。小周這麼回來也好,讓她受點挫折,知道地球不是為她而轉,說不定這毛病就能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