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孫女嫁的人是好,就是家裏沒有媽,這到時候坐月子就沒有人照顧了。太婆愁啊,不隻是要準備孩子用的尿布小衣服,還要給芬子準備坐月子的褥子。
人們相信,剛出生的嬰兒皮膚嬌嫩,新布再軟,也會摩擦。所以要準備穿過的、漿洗得十分軟和的舊衣衫做裏衣、尿布,這也是舊物循環利用。太婆仔仔細細地找出來一大堆舊衣服,又把小舅生病以後的挑出去——這裏麵也有講究,惡疾、逝去的人的衣服不吉,是不能給孩子改的。
小舅現在活蹦亂跳沒事兒人一樣,但是太婆是過來人,當年發病的時候她就覺得不好了,要不是有小妹那個孩子的靈藥,現在說不定就沒了。所以她才特別疼這個孩子,要不是她,現在小孫子還不知道咋樣呢!老人的心裏有杆秤,小孫子的衣服是不能給重孫的。
等外婆從楊家回來的時候,就看見婆婆坐在門口,從一大堆衣服裏挑挑揀揀。她年紀大了眼睛不好,已經很久不做針線活了,外婆笑道,“媽你也太急了,這才兩個多月,做衣服還早呢!”
“早什麼?芬子家一幹二淨,什麼都沒有,到時候什麼都要我們準備好了。我先把布找出來,你來裁剪。還要洗曬,還要做圍兜、包巾、披風,多了!”太婆不高興了,我大孫女金貴著呢!
“知道了知道了!”外婆沒有辦法,趕緊妥協。二姨在邊上幫忙,說道,“我也要做,大姐教過我繡花,我可以幫侄子繡個圍兜!”小姨也跟著湊熱鬧,“我也要做!”唉,最近沒有電視看,還是找點事兒做吧!
“就你們這三腳貓的功夫?可別到時候鴛鴦繡成鴨子!”外婆嗤之以鼻,不是她瞧不上兩個小女兒的手藝,當初老大心靈手巧,又肯學肯鑽研,兩個小的就不行了,教的時候笨不說,還總是沉不下心來,把教她們的大姐常常氣得夠嗆。
“我們知道錯了!現在不是還有婆婆教嗎?”小姨抱著太婆的胳膊撒嬌,“婆婆是吧!”“對對對!”太婆笑得臉上的皺紋都成了一朵菊花,“婆婆來教,到時候都是好繡娘!”
瞧著德性!手藝沒學到,就知道撒嬌!外婆沒工夫打理她們老小,急急忙忙地放下東西,打算去找人換一點糯米。糯米是最養人的,年後家裏辦酒席都用完了,她得趕緊去問問誰家還存著有,好用大米去換一些給芬子做吃食。
也是現在條件好了,才會有這麼些講究。想當年自己有身子的時候,又是饑荒又是運動,成天齊心吊膽的,哪還有心思像現在一樣變著法兒的弄吃食?她還好,婆婆是個會心疼人的,家裏麵又有一些老底子,算是平平安安的過來了。楊家的嫂子不就是虧了身子沒的嗎?當年多少女人不就因為生產丟了性命,婆婆這麼緊張也是有緣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