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的時間確定後,其他都是細枝末節。因為路途遙遠,送親這個環節到時候可能隻會來幾個兄弟——總不能七大姑八大姨的的都來,還要不要活了?就算是所有的親兄弟姐們也不可能全部都來,楊老漢的意思,到時候就由兩個哥哥送過來,這也是應有之義。
周大姐一口答應了。她不像小貝他們覺得麻煩,想就兩個人一起兩邊辦個酒就行。白雲縣那邊有叔叔,作為男方的家長接親是一點問題沒有的。到了浦海這邊,總不能新娘子就一個人吧?孩子們想問題就是不周到,到時候叫人家親戚朋友怎麼看,女方家裏沒人了麼?
至於其他的婚房、彩禮、嫁妝等等,就不一一贅述了。這麼遠總不能大件小件的運過來,雖然楊老漢早就給小妹看好了木材,計劃好了打造的家具等,可是架不住小妹一口氣跑這麼遠。因此雙方說定,到時候“錢來錢往”就好,男方準備婚房,不要彩禮,女方大不了就是“壓箱底”的錢多一些而已。
其實小妹早就跟自己說好了,她手裏有錢,和小周的公司你也都有股份,不用家裏出錢。楊老漢十分不以為然,女兒手裏的錢是女兒的,家裏出的嫁妝則是家人的心意。現在說不定大家加起來都沒有小妹多,那又如何?
楊家人都講良心。想想小妹沒有回來的時候,大家過的是什麼日子?現在過的是什麼日子?老大家裏以前孩子多,吃飯都要算計著米,現在好了,做了什麼“代理”,每個月固定都有幾百元的收入,還沒有以前那麼累,老大兩口子這都長胖了!
老二、老幺家的新房子也都造起來了,以前就靠土裏刨食,老二過得比誰都苦。現在他有手藝,種田也是一把好手,利用空閑時間隨便劃拉一下,一個月也是好幾百,沒看見老二媳婦現在都不怎麼挨打了嗎?(他選擇性的遺忘了自己生病時候的事了。)兩個小的也是看得見的越來越精神了。
老幺就更不用說,他現在是沒錢,還在讀書呢!可是到時候準得吵著要送親,要說感情深厚,那家裏除了他就沒別人,新房子還在造的時候他就說了,將來房子有小妹的一份,等弄好了讓她搬進去住。
這也沒啥。過好年辦好婚禮啟泰就要去上學了,偌大的一個新房子總不能讓三兒媳婦一個人住吧!反正小妹和他們感情最好,還在一起上班,到時候在那邊出嫁,也沒有問題。他也出不起別的,就出房子吧!
如今楊老漢手上也有兩個錢了。年前小妹出錢蓋房子,精打細算下來還沒用完,更別提小妹時不時的還給一點“紅利”,說是幫他在合作社入的股,以後每年都有。他也不去深究,反正女兒孝順變著法兒的給自己,自己就替孩子收著,這不,出嫁的時候壓箱底也能厚實一些不是?
本來兩家要商量的,是家具有幾隻腳,自行車、縫紉機、手表等瑣事。說好了不辦嫁妝,也不送聘禮,周大姐還是慎重的跟楊老漢承諾,將來家裏這些該添置的全部都會添置,絕對不會讓小楊受委屈。
笑話!周大姐說這話可有的是底氣。周品正別的不說,絕對是既不差錢又路子廣,沒看見別人都眼巴巴的看著想從他這裏弄點進口的好東西?按照他對小楊的這股子熱乎勁,別說這些傳統的“老三樣”,就算再金貴,在稀奇的東西他也能弄來、這會子她說這些話不過是應景,讓楊老漢高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