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9年漢文帝時,正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道之時。
天下間的各種學風紛紛興起,而對於修道之人來說,如此太平盛世期間更是對修行和習武大有益處。因此,很多修道之人和習武之人經常來民間走動。
所以很多百姓也對修道之人和習武之人多有了解。而官府也往往因某些特殊案件不能處理而去請教那些修道習武之人。
修道風和習武風一時十分盛行,而其地位也就可想而知。
其中各種門派,就有如春秋戰國之時的百家爭鳴,門類眾多,各派思想、法術、招式也就更是千其百變了。但是世間萬物有無、難易、高低、貴賤、剛柔、是相互依存、不斷變化的,任何武學招式、心法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終究是大致相同,殊途同歸。
皆是講究以武入境,以氣入道。萬事皆由習武為基礎而開始修煉,最終配合威力驚天的法訣成為一名江湖高手。而這眾多門派當中也偶有逆天而修的奇門異類,他們講究的卻是以魔入境,以戮為道。這些門派往往做出傷天害理之事。最終,皆會償還孽債,輪受天譴及正道誅殺。
清源山方圓有四十華裏,位於泉州城南,主峰高不可攀,足有數千丈,內有流泉飛瀑、奇岩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此山另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聖墓三大奇景組成。穀中心是一個巨大的湖泊,四周是稀疏有致的竹林,穀的西側更是有道山林小路,此道直通雲海。
此道之上便是威震武林的“清源劍派”,此派開山祖師,便是大大有名的清源辰涅。此人本是一名郎中,善治各種疑難雜症,但有一日,因藥材用盡便來到此山附近采摘。偶然發現穀內藥材齊全,靈氣豐沛,有如仙境。
便想起自己一生四處奔波,當下便決定留在此處懸壺濟世。終究憑自己一身高深醫術建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門派。這便是青源劍派的前身---“清源草堂”,清源真宗帶著自己數十位徒弟本以醫術為人治病,可是有一天一群綠林賊頭來到此處,二話不說便把此穀占了下來。當下清雲真宗等人又豈是賊人對手,當下便躲到西側九日山中。
可是綠林賊眾豈會讓自己的地盤被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俗醫所占,當下便又搖旗呐喊的追到了九日山。清源真宗又慌忙帶著眾人一路躲閃到了靈山聖墓當中。此墓坐北朝南,背依靈山,連綿數千裏,墓前有一寬闊的草坪,外麵是一片龍眼樹林。
一時半會憑借地勢複雜,那群賊頭也衝不進聖墓。當下眾人便安心呆在此墓當中,眾人便朝墓地深腹走去,隻見墓地裏除了兩座墳墓,整個聖墓是石質的,墓的周圍固以石欄,甬道、台階、回廊皆為石條石板,三賢四賢的石棺放在石亭之中,石亭高5米,由四根石柱支撐。兩座並列石棺皆長約2米多,棺前設石香爐,石棺周圍有一半月形石廊,立有許多石碑石刻。其中一碑上刻寫了密密麻麻的古文,眾人皆不明所以。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這時惟獨清源辰涅,緩緩來到墓前仔細觀看字文。片刻後,突然樂極生悲大喊道:“當真天憐我等平日學醫救人,在此傳下一道聖靈劍決,助我等脫困製敵。”當下,清源真宗大袖一揮,拾起周圍一枯木,便比劃了起來。三日之後眾人出墓,清源真宗以一敵眾,製服了那幫賊人,扭送衙門。這件事後,“清源草堂”名聲大起,連續幾日來了眾多年輕男女子,皆想拜入清源真宗門下。理由便是學醫救人,以武衛道。就是這樣,清源真宗便創立了“清源劍派”。從此清源劍派便以醫病救人,匡扶正道為己任。從此清源山香火不斷,俠名遠播。清源辰涅更是發掘出古墓裏的各種奇書,留予門徒。吩咐下各種遺訓便踏鶴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