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北海 第一章 北海少年(1 / 2)

惠風和煦,吹綠萬裏的碧波,這碧波中映射出的白雲像是點綴在波浪中的白花兒,像是隨著浪兒搖曳綻開。在朵朵白花之間,不時躍起尾尾細魚,在漏過雲隙的日光照射下通徹見骨。這派光怪陸離的風景一點也不像是北國風情。

這成群在海麵上結成銀逸絲帶狀的細尾魚,其名為刺骨,夏秋而出,冬春遠遊,其名因形而得稱,雖為刺骨,不過指拇大小,因此是海中那些大魚所食之物。

而此刻在在條銀光帶下,一個青色身影隱約而出,這條近乎半丈長的黑廉青鱗正開始不斷地逐食這些小魚。這黑廉青鱗一般不在淺水區域出現,此番出現在此也可見這刺骨魚對它的吸引之處了。

這條銀光絲帶瞬間便散亂掉了,成群的刺骨魚四散而去。在這淩亂的銀光中,一竿帶鉤的竹叉滑開浪花,不偏不倚正將那條黑廉青鱗來個穿胸過。

隨著海麵另一頭一聲輕嗬,海麵上托起一片浪花中。浪花中這條青黑大魚竟像張了翅膀般離了水麵朝著聲音發出處飛去。

而後方,一劃帆舟正借風朝這裏極速駛來。

帆舟上傳來一陣陣“個嘰個嘰”的叫聲,似歡笑實比哭還難聽,隻見一隻渾身黑毛的小猴正立於舟頭,不時拍掌跳躍著,好像這條大魚帶給它莫大的幸福。而它興奮之處不知從何處掏出一根足足臂粗的樹枝啃了起來,端得它牙利,那黑廉青鱗尚未落入船中,它已將這杆樹枝啃得隻剩下半截。

小猴的一旁站立著一個身著豹色獸服的少年,他手中持一根細線,細線的另一頭正連在那竿竹叉。這黃衣少年不過十三四歲,相貌普通,倒使得一副好力氣,剛才那條在海中逐食的大魚便是他隻手拉出海麵。

船上那猴子正啃得興起,耳邊聽得風聲呼呼作響,這黑廉青鱗正朝它迎麵撲來,隨著一聲巨響,猴子整個身子被重重地壓在青黑大魚下麵。

一旁的少年忍不住撲哧一笑,罵道:“你這死猴子,每次帶你出海都給我添亂,適剛才讓我錯失了幾條大貨了。今天若在錯失了這條,回去我隻好把你宰了給老頭下酒!”

那黑毛猴子剛從大魚腹下露出半張臉,猛地一聽少年說要宰了它下酒,嗖地一聲,整個腦袋又重新縮回魚腹下去了。少年笑嗬嗬地上前,一把從魚身下攥起小猴子,樂道:“好了,不宰你下酒了!你這笨猴,也不想想,宰了你下酒老頭肯麼?”

在少年的好言慰撫下,這猴子臉上居然露出一副訕訕的神情,若不是它張了一身猴皮,眼前根本是張萎縮的人臉。它一手指著那條青廉,一邊又指向自己,“個嘰個嘰”的叫著,似乎要向少年解釋著些什麼。個嘰個半天之後,它轉身翻開被青廉壓在肚下的那半截樹枝,放入嘴中“吧唧吧唧”地啃了起來。

少年對它這副姿態似乎習以為常,下了青廉身上的竹叉,不聲不響地嘀咕道:“你這般肺腑之言還是留著回去說與老頭聽吧!”

“老頭”二字於它甚有魔力,此二字一出,唬得它將那截啃得差不多的樹枝一下子全塞進嘴中。這足足整根拇指長的枝條,任是它如何嘴利,一卡在喉嚨尖上,急得它猴頭直晃眼淚直彪,爪子伸進嘴中卻是如何也扣不出來。

“笨猴!”少年提起一叫踢中猴屁股,那半截樹枝“撲”地一聲從猴子的嘴裏射出。它正自我感覺良好時,噗通一聲又落入海裏,任是它在海裏如何掙紮,少年卻隻是露出無能為力的表情。

那猴子在海中做出了戲,居然也不掙紮了,又不知從何處掏出一根樹枝,悠哉地浮在海麵上啃了起來。少年見狀也不去管它,掉轉帆舟朝著一方行去。那猴子啃了半截樹枝,發現少年離他有些遠,慌裏慌張地朝著少年方向遊去。

帆舟沉木為骨,桂枝表記,玉鳩相風,熏茅指旗,此等筏造倒也精妙,但放下此魚後空間一下子去了一大半,好在速度不減,待那猴子濕漉漉地爬上來時,這般借風順水,隱隱行去了數丈路。

此處為北海,或曰北冥,地處大荒一極,在北辰山以北。世人未曾到過北海,皆以為北海之境,不是冰封萬裏便是水黑如淵,不想北海雖無垠,所聞所見也不過一般之景。

這行駛的帆舟呼為千裏舟,舟上的少年名為雲海,乃是附近某處大島上的居民。那處島嶼離他不過數十裏海程,島上的島民除了他,便是一個自他記事以來自稱是他祖父實際上卻蹭吃蹭喝的老頭。

這黑毛猴子喚空,是他六歲那年老頭不知從何處領來,到今天與他相處已有七年,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和這喚作空的猴子度過的。而那老頭在島上可謂神出鬼沒,有時數天不見,有時候經月不見,除了教會他識得一些簡單的字,其他一些常識都是他看老頭留下來的那些書,或者是現實中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