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已有不少《紅樓夢》續書出現,但大都是從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往後去續,有的從通行本中林黛玉死後續。當代有幾種從八十回後去續的,各有特點,但多是作者的自由發揮。本續書則是通過對前八十回的文本細讀,以及探佚研究,力圖恢複曹雪芹後二十八回原意的一次嚐試。
此書續寫前提是:
認為《紅樓夢》乃曹雪芹撰、脂硯齋評;
認為曹雪芹是大體寫完了《紅樓夢》全書的,全書書稿僅差個別部件未齊,隻是還沒有來得及統稿、剔除某些前後不對榫的毛刺;
認為曹雪芹全書為一百零八回;
認為傳世的前八十回大體為曹雪芹原筆;認為傳世的手抄古本大體可信,前八十回文字應以彙校各傳世古本為據;
認為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紅樓夢》後四十回斷非曹雪芹原文;
認為程偉元、高鶚合作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的流傳至今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使得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獲得推廣流布,是有積極作用的;
但他們對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動,留下遺憾;而後四十回基本上違背了曹雪芹的原筆原意;
認為曹雪芹所撰的全本《紅樓夢》是曾經在小範圍流傳過的,曹雪芹的同時代人裏是有人讀到過全本並留下痕跡的;
認為那種指稱曹雪芹自己不願意將八十回後文稿存世加以銷毀的說法,是毫無根據的,從脂硯齋批語可知,曹雪芹和脂硯齋對八十回後書稿是非常珍惜的,對於“借閱者迷失”是痛心疾首的;
認為盡管曹雪芹書稿的後二十八回至今未能找到,卻是可以通過探佚加以鉤沉的;傳世的前八十回裏“草蛇灰線、伏延千裏”,傳世脂評裏對後二十八回內容的諸多透露和逗漏,以及其他一些資料,均是探佚的資源;
認為可以在探佚成果的基礎上,試以曹雪芹的思路、思想、來續寫八十回後的二十八回。
以上續寫前提,詳細論證請見拙著《紅樓望月》《劉心武揭秘〈紅樓夢〉》1—4部《〈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
本人續寫紅樓夢,蓄謀已久。從1990年開發表第一篇涉及《紅樓夢》研究的文章以來,曆經二十年,除致力於從秦可卿入手,探索《紅樓夢》文本之謎,發表出版大量談紅文字外,自2005年至2010年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陸續錄製播出61集關於《紅樓夢》的係列節目,並用當代語體文撰寫出《秦可卿之死》《賈元春之死》《妙玉之死》三個中篇小說,以體現當時的思路。這些都是對續寫後二十八回的練兵。現在續出的後二十八回,保留了以上練兵中形成的精華,同時又放棄了不少原有的構想,僅回目而言,續成本與《〈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所列就有若幹重要的改動與調整。二十年辛苦不尋常,了此心願,乃我一生中的大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