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層羅盤被稱為“雙羅盤”,二者一起構成一套風水局。
“啥情況啊,小楓子。”子軒問道。
“如果沒猜錯的話,要想打開這道石門,就得先破了這羅盤風水局。”李少楓說道。
“這麼多方位,看著都讓人頭疼,你有把握嗎?”楊清風問道。
這句話要換做別人,肯定會說不行。但李少楓對這玩意可是了如指掌,由於處於雙層的限製,破解起來比較麻煩,因為要考慮兩層羅盤的方位,稍有不慎就會變成死局。
此時羅盤上的天池(也就是指南針)指在兌酉262.5-277.5處,也就是正西處。李少楓一邊緩緩撥動著天池,一邊轉動下層羅盤,避免其變成死局。
經過5分多鍾的破解,終於,羅盤傳來“哢擦”一聲脆響。隨即石門應聲緩緩向一邊移去。
“開了!小楓子,我太佩服你啦!”子軒大聲叫道。
“慢著,你什麼時候這樣叫我了?”
“這個....叫起來比較順口...顯得比較親切。”子軒說.
“親切”這詞用在這對嗎?考慮到有事在身,李少楓也就沒再多想,任由子軒這樣叫著。
李少楓把手電筒遞給楊清風,自己點燃一盞三色蓮花燈,提在手中,火苗變成淡黑色,往洞穴深處竄。李少楓順著火苗走向洞內,兩人緊跟其後。
隨著三人的深入,洞內的氣溫漸漸變低,是人忍不住打起寒戰。
“這裏麵不會真的有鬼吧?”子軒問道。
“應該不會,看見洞口刻著的那些圖案了嗎,那上麵有八卦,說明與道士有關聯,那麼鬼能在這?”
“這倒也是。”
三人邊走邊聊,減小些壓抑的氣氛。
忽然,一座墓葬展現在三人麵前。由於手電筒光線的限製,三人隻能看到局部。
“四處找找,隻要是墓葬,就肯定有長生燈。”李少楓說道。
就在三人準備尋找時,墓室內的長生燈齊刷刷的亮起。
“乖乖,全自動聲控啊這是!”子軒一臉傻/逼似的叫到。
李少楓大致看了一下墓室的大小有百二十平米,還算不小。忽然,棺材前墓碑上的幾個字吸引了自己的目光。上麵刻著“神仙道李道純”六個正楷大字。
這是李道純之墓?不對呀,自己記得他是湖南都梁(武岡)人,怎會埋葬於此?難道真是那樣?李少楓思索著。
“李道純是誰呀?為啥稱他為'神仙道'?”子軒問道。
“李道純,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符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於內丹學......”
“趕緊打開看看,有沒有什麼陪葬品之類的。”子軒說道。
“你還真當自己是盜墓賊啊。”一旁許久沒有說話的楊清風說道。
“下一步咋辦,要不打開看看?”
“行,隻不過有點難辦。”李少楓托著下巴說道,“棺材是石棺,靠人力根本無法打開,四處找找,看有沒有機關。”
說完,三人分頭開始尋找。
李少楓眼尖的看到在離棺材不遠處有個硯台大小的石壇,隨即走上前去。走近後發現,石壇的中心有一個食指大小的小孔,上麵有一滴若影若現的血跡,當下叫來二人。
“少楓,有什麼發現嗎?”子軒問道。
“你倆過來看看,這是什麼?”
“這應該是個打開墓棺的機關,眼下這情況與滴血開棺很相似。”楊清風道。
“什麼是滴血開棺?”
“所謂的滴血開棺就是用墓主後人的血來開棺,防止盜墓賊盜墓。”楊清風解釋道。
“咦,小楓子,你和李道純都姓李,他不會真的是你先祖吧?”子軒說道。
李少楓仔細回想著,好像真有這麼回事。小時候好像聽爺爺說過,家族中曾出現過一個很厲害的道士,好像就叫李道純。當下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咬破中指,一滴鮮紅的血液滴在小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