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神棍合借朱潤還家 鐵匣開遇楊幺出井 (2)(1 / 2)

第三十九回 神棍合借朱潤還家 鐵匣開遇楊幺出井 (2)

楊幺隻是猜疑,遂脫去外麵衣服,自己坐入籮中,墜到底處,叫人隻往下墾掘。掘起的泥土,俱裝入籮中,扯吊上去。忽有人掘出一塊四方平準、十分沉重的一件東西。人俱說是一塊大銀。楊幺看去,四圍泥裏,俱起了五色斑斕,也認是財物,叫抬入籮內,拽扯上去。又著人下掘。掘不多時,忽見旁邊露出兩扇青石小門。

楊幺見了,大喜道:“此處何得有門?有門必有路徑。”即自動手,同人將門外的泥土一頓掀掘,便完完全全顯露出兩扇小小石門,卻是緊緊閉住。楊幺大喜,忙用手盡力在石門上一推,不覺應手而開,直射出亮來。楊幺與眾人見了,盡各驚驚奇奇。忙往內張看,隻見空空洞洞的一條大路,雖無日色,卻是明亮異常。楊幺便側身走入,雖不見有人家,卻聽見有鍾聲影影。遂不敢深入,連忙走出,搖動響鈴,扯拽上來。

隻見賀雲龍同著眾工人,在那裏乒乒乓乓的打鑿。楊幺近前一看,卻就是方才認作銀兩扯拽上來,今被人打去了外麵泥汙鏽色,在日色下一看,是一個四方鐵匣。年深日久,急切打鑿不開。眾弟兄俱說內中必藏得有奇寶。楊幺心知有異,忙上前用手舉起,向一塊大山石上盡力往下一擲,一時擲得鐵石相迸,迸出一道火煙往上直冒,險不將楊幺與眾人眼目俱迷,早將這鐵匣震開。

楊幺與賀雲龍忙近前一看,並不見內中有甚奇寶,隻有兩片小鐵葉,並疊在內,被日色照得晶晶欲動。二人忙各取一塊在手,隻見鐵葉上,每片上下兩層,俱鑿得無數小字,俱不是人間字跡。兩人認識不來,遂遞與何能。何能也反覆看了半晌,隻搖首莫辨。楊幺道:“我聞當初異人,常得天書。莫非這兩片鐵葉上,是卷天書?你我不識,可等袁武、章文用來,他二人或者可辨。不可褻瀆,可供在我居室中。”遂使人去供。方將井中所見的事述出。眾兄弟俱各驚奇。

殷尚赤道:“這鍾聲想必是通著廬山仙道修煉所在。哥哥何不徑走入盡處,看明也好。”楊幺道:“我先前原要走著,卻恐內中有甚不測。既有此路,且慢慢使人探明不遲。”賀雲龍道:“且過些時,等事情料理完,一日清閑,兄弟便去走探;並帶這兩片鐵葉去問我四維真人,他自然認得。”楊幺聽了點頭。自此隻料理大工。

過不多日,早有附近地方著人解送銀糧到來。楊幺不勝歡喜。因見山上事情將完,同賀雲龍、何能入湖巡看多日。因說道:“這座君山,雖是占險可畏,隻是嫌他孤立,四麵受敵,外少包藏,使人易窺山寨。我今何不使人在湖中疊土成山,以成包裹,有何不可。”即一麵動工,將大木釘入水去。賀雲龍知不可阻,自回山寨。

果然人在興旺時,即神鬼亦不降禍阻撓。這楊幺不幾日間,在湖中釘了無數大木,使人晝夜挑土填堆。不半年間,東堆一山,西築一嶺,又填了一帶高崗,將君山裹抱環繞。高崗下麵,砌了一條暗道在水底下,容人可走,上下兩旁俱用桐油灰布護緊,不透入水。若有事急,隻消在崗下走入暗道,在水底下走上君山。這是楊幺在軒轅井內看了這條天造地設的路徑,他也造出這條路來。又有數處沙堤灘島,君山麵前築了兩座土山,東南對峙,形如牙爪,遂取名東西虎牙山;又築了三處,俱拱向君山,是名“五嶽朝天”因見棍頭上,有“屈於嶽兵”使其拱服之意。沙堤灘島流來的水,俱向君山,取其萬水來潮。嶺上設立煙墩,若遇湖中有警,在嶺上放起狼煙,山寨俱知,取名“見機嶺”遂設立寨柵,使軍校把守。果是沙堤曲折,灘島逶迤,取名是“險前沙”、“保固堤”、“轂觳灘”、“銷魂島”。便將這三千餘隻戰艦俱列在沙堤灘島之前,將這隻大輪船隻停在君山之下,眾山嶺、沙堤、灘島之內。

楊幺這番在湖中興工眾作,真有鬼神助力。嫌風風息,憎浪浪消。竟在湖中堆山疊嶺,一如天造地設,成了錦錦繡繡,怪怪奇奇,被他做了窩巢險穴,百般的揚威耀武,其中實有天意,是以鬼神不施波浪,反助其力。然有時天不絕宋,正可勝邪,將這些假山假嶺一如泡影,事業渾似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