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西王母瑤池宴蟠桃釋性真石橋戲明珠 (1)
自古英雄豪傑功名勳業之人,富貴兼備,福祿雙全。有如唐朝之郭汾陽,朝相暮將,為國家之柱石。又若列國時陶朱公,積金累貨,埒公侯之殷富。重以子孫繞膝,榮華無侔者,史冊載錄,稗說傳稱,指不勝屈。
難得如令《新增九雲記》,卒一時之豪貴,傳萬世之奇異。這般好話兒,寧可因事涉煩瑣,跡近荒唐,使之泯滅,故於燈前月夕,長夏餘冬,濡筆戲墨,彙為一編。奇奇幻幻,有常有變,總要歸之於正。淫詞穢語,概所不錄。試看首尾,便知梗概。
再說道書所雲天上,有一位萬劫不壞之金仙,聖號稱做王母,居於瑤池。池在東天之西偏,亦曰西池。王母亦名西母。
天上各有境界:東天是道祖、三清及群仙所居;西天是如來佛祖及諸菩薩、阿羅漢所止;北天是玄武大帝暨眾神將治焉;昊天上帝之宮闕,則在中央,而統轄南天;南天雖有南極老人與南鬥星官,要皆在上帝統轄之內。上帝好生,故居中而治南。南有長養萬物之意。玄帝統雷霆神將,以肅殺為主,故居於北。佛宗寂滅無生,故以西方為極樂。道家以一氣長生為主,是以占於東方,取氣始生之義。
王母所居,珠宮貝闕,在瑤池之畔。瑤池之北,有三座大殿。中間一座大殿,名碧桃殿;東曰青鸞,西曰石鱗。三殿皆因物命名的。
這碧桃樹,在西池之南,非同小可,高八千尋有咫。俗說:蟠桃子著地三千歲,出土三千歲,開花又三千歲,結子又至三千載。成熟總為一萬二千年。正對中間大殿,玲瓏盤鬱,不但下界所無,即佛家的婆羅,廣漢之丹桂,與夫三島的珠林瓊樹,亦迥乎不同。這是何故?隻為他有瑤池的瑤水浸潤,其枝葉花葩皆帶玉的精華,在仙樹為獨冠。所結蟠桃,吃一枚,壽與天齊;若是三枚,能超萬劫。
每歲三月初三日,是王母聖誕,正要開宴蟠桃會,前去祝壽,止請素日相契的佛菩薩、道祖、天尊與上帝,及諸大仙真。其餘一切仙官仙吏,海島洞府散仙,鬥牛宮二十八宿,總不得與。是以歲星東方朔,每至竊食。今此一度碧桃,繁盛倍於從前,凡散仙列宿,亦多邀請,為萬劫以來第一盛會了。
這日,佛祖、仙真、星官,次第鹹集,惟上帝後至。遙見鸞駕雍容,禦的是綠瓊輦,張的是紫雲蓋,星幢前導,羽葆後傭。那先至的眾仙,皆恭恭敬敬,俯伏遠迎。上帝先與如來諸佛祖、三清道祖,東西向,皆諸大菩薩。東間,上帝南向;左坐昭位,第一玄武大帝,以下皆是天尊;右坐穆位,青華帝君第一,以下皆為諸大真人。西間,南向獨坐,是南海大王;北向兩座,左為鬥姥天尊,右為九天玄女;東向首座,鬼母天尊;西向首座,天孫織女。餘為太美左夫人、九華安妃、昭靈夫人、觀香夫人、月殿嫦娥、南嶽衛夫人、魏元君、許飛瓊、殷安香、何仙姑、麻姑、樊夫人、王太真、阮靈華、周瓊英、鮑道姑、吳彩鸞、百花仙女。都腳駕風火輪,前前後後,到了西池行禮。各獻祝壽的土儀禮物,侍從一一收了。王母坐在中間陪席。
那個蟠桃,每人各獻一顆。上帝、三清道祖各獻兩顆,惟釋迦如來是三個。佐以交梨、火棗、雪藕、冰桃。說不盡天庖盛饌,王府仙醪。又有仙樂和鳴,雲停風靜。
如來手舉蟠桃,而說偈道:桃有千年子,人無百歲春。可憐虛實筏,若個渡迷津?然後剖食。迦葉在側流涎,阿難睨而笑之。如來即以一桃與迦葉,一桃與阿難。道祖老君亦以一枚與金、銀二童子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