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南京保衛戰(相比之下的懸殊差距 備戰)(1 / 2)

(40分鍾前,我已經寫了一千多字,但是忽然發現寫得極其不理想,又刪了重寫……小說寫到這裏,在原史上做了不少改動。詳情提示:欲知曆史,請看史書!在這裏,僅僅是小說!)

旅長少將朱赤和高致崇,隸屬於八十八十師,師長孫元良。

正如朱赤所說,雨花台陣地意義非同一般,可以說是南京保衛戰中極其重要的一個戰略地。

一旦雨花台陣地丟失,那麼一公裏外的中華門和雨花門便會完全暴露在日軍麵前。

所以,鎮守雨花台的將領選擇誰?這個問題顯得頗為重要,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唐生智想了許久。

他最終決定,派遣守備軍中最為精銳的八十八十師鎮守在此,也就是朱赤和高致崇所在的師。

八十八十師是當時國軍軍隊20個德械師之一,可以說是國軍中的精銳王牌,而這也是朱赤先前對特殊地擁有4000兵力的388團也小視的原因之一。

在他們看來,兵不在多而在於精,烏合之眾,就是再多也隻能充當炮灰。

他們骨子裏就有一股傲氣,當然,他們也有這種驕傲的資本。

隻是在淞滬會戰中這些德械師幾乎充當著主力,損失極重,重武器更是損耗磨光,彈藥也是消耗殆盡,八十八十師也沒有例外,隻剩下可憐的四五門山炮,就這炮彈極其有限。

好在韓心之前替他們撈了點油水,手上倒是多了小鬼子一個旅團的武器裝備。

但是千萬不要誤會,小鬼子的先行部隊根本就沒有帶多少輜重,充其量不過是一些小打小鬧的炮火,真正的重型武器都是跟隨著大部隊在前進。

所以可以說,這一刻,南京保衛戰中的八十八師就像是被拔了牙齒、剪了利爪的老虎,真沒有了多少厲害之處。

再說人數,八十八師,此刻鎮守在雨花台的隻有262旅和264旅,而且還是部分人馬。

兩個旅加起來也就將近7000多兵力,加上388團的3000兵力,也就1萬大一點。

剩下的兵則是被88師師長孫元良親自率領,在中華門內做預備隊。

而反觀進攻的日軍一方:光是穀壽夫率領的第六師團,就有一個獨立山兵炮第二聯隊,配備了12門41式75毫米山炮;還有12門四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的野戰重炮兵第一大隊,和兩個獨立裝甲車中隊。

更不用說重型炮火更勝於第6師團的114師團,光是重型火炮就有一兩百。

兩個師團主力人數加起來就有兩萬多……

兩者的差距之懸殊,宛如天與地的差距。

朱赤和高致崇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更是名將,他們自然知道這次敵我雙方的差距之懸殊。

他們開始備戰,陣地仍然是分為三塊,相互聯係,相互支應。

朱赤命人在陣地的外圍圍上鐵絲網、配備機槍掩體的堅固陣地,在鐵絲網的兩邊又命人埋置了大量的地雷。

同時配備了野炮、迫擊炮等相應的火炮,擺出一副拚命的架勢,以迎接即將前來進攻的日軍。

……韓心仍然率領著388團,負責雨花台的左翼陣地。

隻是這次情況又有了不同,日軍師團大部隊到來,兵力充沛,對於著左翼陣地的進攻也絕對不會是集中一點進攻,而是蠶業實驗場、安德門、天隆寺,三麵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