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楚文立在電話中作出了多方的努力和保證,怕是韓心的主意不但沒有被采納,這會兒都已經被當做反動派抓起來了。
這些楚文立並沒有告訴韓心,但是韓心卻是心知肚明。
“老弟,或許情況也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日軍占領上海之後也沒聽說過有什麼屠殺群眾的事件。
既然有前車之鑒,他們想要對付的也不過是我們這些軍人罷了,對於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婦女、民眾,想來是不會太過分的。”
楚文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隻好寬慰了韓心一句,但是說心裏話,楚文立真的覺得韓心是多慮了。
“上海,那是因為上海影響力太大,並且國外也有許多商務產業在上海置辦,日本人顧慮太多,不敢枉下屠刀……”
韓心的話終究是說到一半就停了下來。
楚文立能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兩人雖然已經有惺惺相惜之感,但絕對不是說已經到了親如兄弟的地步。
所以有太多的話韓心沒法兒給楚文立明說。
就比如說韓心所說的日軍會在南京展開屠殺,這並不是隨便推測的。
雖然來自後世的記憶告訴韓心這是一段真實也無法避免的曆史,但是在這段慘痛曆史發生的前夕也有著征兆和具體的導火索。
上海戰爭結束之後,日軍傷亡還是比較慘重的,而這中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日軍在上海作戰中把戰線拉得太長,軍隊出現了疲憊狀態,再加上物資有些不足,所以日軍司令決定乘勝追擊,在南京直接消滅掉中國主要力量。
而經曆過真實曆史的韓心知道,南京保衛戰雖然因為高層指揮的重要失誤而潰敗,但是南京保衛戰期間湧現了大批鐵血的軍人和將領。
他們浴血奮戰,不畏強敵,和日軍展開了殊死搏殺,反抗異常激烈,導致日軍在南京慘重的傷亡。
而日軍本來就是個獸性十足殘暴無情的群體,他們在南京保衛戰之中損失慘重,所以當南京保衛戰中作戰的將領們紛紛撤退而留下了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民眾之後。
他們開始展開瘋狂的報複,在南京展開血腥的大屠殺,更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對中國人的藐視,鎮壓中國軍人的反抗。
而這些,楚文立自然沒法兒知道,甚至在楚文立的心中,唐生智下令死守南京,外加上民眾一心,十萬多軍人的防守,這南京的形勢或許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糟糕。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或許隻有發生過才知道痛苦和後悔吧!
韓心重新的恢複了心神,主動扯開話題道:“楚兄、徐團長、常團長,蕪湖此處絕非戰場打響之後的第一線,我準備帶著部隊經過宜城、廣德,然後向長興進發,在那裏協助防禦日軍的進攻,不知幾位又做何打算?”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