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曆三年。
七月一日,晴。
綿延三千萬裏的人類疆域中,某個人類廢墟中剛剛誕生的無名小村子。
村中測試石附近的啟蒙學堂。
“大唐學府第一屆天賦覺醒者招生儀式!”
“唐年書院第一屆適齡孩童入學儀式!”
“猿城書院第一屆招生儀式!”
“荒獸書院第一屆招生儀式!”
“……”
十幾條五顏六色的橫幅,將這啟蒙學堂點綴著的色彩斑斕。
曆時快一年的‘強製入學,就近招生’宣傳活動,終於在這一日宣告結束。
在這期間,經唐年倡議。
無名小村子、城鎮有啟蒙學堂。
城池不論大小,均有書院,並且以城池人口每十萬一個啟蒙學堂的比例,大建啟蒙學堂。
當然,身為綿延三千萬裏人類疆域的都城,唐都便有著唯一的學府級別的教育機構,其規模堪比唐年印象中的大學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有主兒的‘私人城池’外,在這人類疆域一都九十九城以及大大小小的城鎮、無名小村子,所有的啟蒙學堂老師,全部是來自大唐學府教授學部的學生擔任。
沒辦法,誰讓唐年接收了前西遊城的精華,一整個西遊學府的百萬師生呢。
麵對唐年和唐都的強勢,諸多‘私人城池’的城主,卻隻能打落牙齒往肚裏咽,無法與之抗衡。
但諸多‘私人城池’的城主並不氣餒。
因為遍布人類疆域的啟蒙學堂,培育出來的天賦覺醒者,並不是歸唐年一人所有。
每個‘私人城池’都可以開設自己的‘書院’,培育出來的天賦覺醒者自然可以被其拉攏,為其所用。
而這‘書院’其實也是個挺講究的詞兒。
在這人類疆域中,今日此時,‘向東進軍’和‘開拓荒野’已是人人談論的風潮。
自高山群中第一城回了人類疆域後,唐年便發布了第二條最高指令:“人類疆域中凡年滿十六歲者,皆要服三年的兵役,天賦覺醒者是四年!”
“普通人,在人類疆域中服役。男者進城防軍等力所能及的城池部門服務,女者進醫館、影視坊、文娛團等城池機構服務!”
“天賦覺醒者無論先天天賦品級高低,皆要在荒野中的城池服役,前三年在靠後的荒野中城池服役,最後一年要進入最前線的荒野城池中服役!”
“除了組建文創師團隊中的相關人員!”
“但組建文創師團隊的相關人員,自文創師以下,所有成員都要在當地城池備案,並最終彙總到唐都!”
“……”
不得不說,光是這一條指令,便將唐年印象中的‘國家雛形’顯露出五分痕跡來。
剩下的,便是逐步通過服兵役的人替換各個城池的管理體係,除了那些個‘私人城池’外,九十九座專屬於人類疆域的城池才是重中之重。
等這一切都鋪陳以後,便是法律、禁令等法律體係的建立,以及金融體係和軍事體係的建立。
當這一切都順利構建成功之後。
在這荒野西部的大地上,在這綿延三千萬裏的人類疆域中,未嚐不能出現一個‘唐國’來。
從唐年的倡議中可以看出。
天賦覺醒者進入書院和學府當中,學期僅有三年。
三年後,便要直接進入服役狀態。
十二歲是先天天賦覺醒的最後期限,過了這個年齡是斷然沒有再次成功覺醒先天天賦的奇跡發生!
無論十二歲能不能覺醒先天天賦,都要無條件離開啟蒙學堂,進入書院學習。
普通孩童,自然也有相應的知識要學習。
除了大唐學府。
大唐學府占據了人類疆域的都城,唐都,培育出來的學生是要負責人類疆域的統治的。
所以,大唐學府是非常難進的書院。
按照就近原則,年滿十二歲的孩童,便可以無條件進入附近城池的書院學習。
但大唐學府卻是例外。
它享有特權。
會從天賦覺醒者當中招收品級上好的天賦覺醒者孩童進入大唐學府中學習,除此之外也招收功勳家庭的普通孩童入學。
前提是,你為人類立了大功,受到了唐都的功勳認證,可以無條件入住唐都。
那麼你的孩子,便可以無條件入學大唐學府。
除了大唐學府之外,便數以唐年名字命名的唐年書院,是第一首選。
唐年書院,建立在唐年的第一座城池,大型城池猿城當中。
而在荒野中的城池,也建有啟蒙學堂、書院等……在荒野城池中啟蒙學堂年考榜上前十名,可以享有無條件入學大唐學府的特權,這是對荒野城池的特殊優待……
條幅林立的無名小村子啟蒙學堂,很多家長都是帶著自家孩子圍了上來。
聽這些負責在無名小村子招生的有著‘教授術’的天賦覺醒者,爭相介紹著自己書院的優點,試圖將適齡孩童提前招收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