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人(1 / 2)

道衍國,其誕生的來源已無從知曉,但在人們的世代相傳中,卻擁有著神話一般的色彩。傳聞,此國乃一修道之人所創,此道人法力無邊,可飛天遁地,移山填海,乃神仙一流的人物。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至於上天是否有仙,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已經無從知曉。可他們卻更願意相信傳說是真的,不僅是因為其存在的神秘,還有那每隔百年突兀降臨的“仙人”以及那些隨時間流逝、愈發古老卻始終存在的道觀。

道衍國的道觀,就如同其誕生一樣,神秘莫測。在道衍國的領域內,這樣大大小小的道觀,不計其數、數之不盡。之所以會這樣說,或許是怕觸怒神靈,因此也從來沒有人去具體的統計過。這些道觀就這樣零零散散的像蜘蛛網一樣布滿了道衍國的每個地方,甚至就連一些人跡罕至的窮山惡水,都有它們存在的影子。

然而,道衍國的神秘,卻遠不止這些。在這個謎一樣的國度裏,還流傳著另一個傳說。傳聞,每隔百年,在道衍國的大地上總會出現一個道人,此人雖沒有神仙般的法力,卻可洞悉世間一切事物,知天改命,預測禍福旦夕,每次出現都會帶領道衍國度過一次重大的危機,人稱活神仙。但此人行蹤飄渺,每次出現都毫無征兆,離去時猶如石沉大海,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道衍國信道,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這或許與那個傳說有關,或許無關。盡管如此,道衍國的道觀卻總是冷冷清清,無人打掃,也無人居住,除了偶爾有人前來祭拜,乞求神靈庇佑等等...........但令人奇異的是,這些道觀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般破敗不堪,反而依然香火鼎盛,莊嚴肅穆。

這種種的一切使得道衍國的一切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但平凡的人們對此卻毫無察覺,隻把它當做茶錢飯後的談資,傳說就這樣流傳了下來,婦孺皆知、經久不衰。

明月村,隻是道衍國西南邊陲的一個小村莊,因村中有座明月觀而得名。這是一個隻有三百餘戶的小村子,村子裏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簡單而又樸實的生活。

明月觀就坐落在這個村子的村東頭,這或許是因為人們長期耳聞目染,對鬼神之類從內心產生的敬畏所致。但往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人們還是會常常跑到觀裏去祈福訴苦,盡管這個觀裏並沒有一個道人。或許是心理作用,或許是那冥冥中仙人的存在,使得人們慢慢的開始相信隻要自己誠心的禱告就可以換來仙人的垂憐,從而達成自己的願望。於是,這座小小的明月觀,漸漸的在人們的心裏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到了最後甚至成為了內心一種不容褻瀆的神聖存在。

道衍國626年夏至,勤勞的人們,結束了一天的耕作,各自在自己的家中吃過了飯,就又坐在了村東的明月觀旁,開始了每天的談天說地。

樸實的村民因為心中的敬畏,每次都坐在離明月觀稍遠的地方,但即便這樣,似乎隻要在明月觀的旁邊,人們也會感到神清氣爽,仿佛一天的疲憊都蕩然無存。人們都把這歸功於仙人的恩賜,因此越發的恭敬起來。

今年的夏天和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由於地處偏遠,村裏的人們很少有人外出。,村子裏也沒有教書先生,因此讀過書的也沒幾個。村民們談論最多也就是男女之間的那點事。

“張虎,話說你上次去城裏,看見那裏的女人都長啥樣啊?”

“那家夥,我跟你們說,那裏的女子個個張的像仙女一樣,嘖嘖........”

說話的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身形魁梧,五官粗狂,穿著一身洗的發黃的白色素衣,衣服上還沾染著點點黃泥。但圍坐在旁邊的人們卻毫不在意,仍聚精會神的聽著,仿若他講的故事十分精彩。

隻見那名叫張虎的男子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講著,臉上散發出異樣的光彩,人群中不時傳出會意的大笑聲。

“張虎,你這個故事都說了多少遍了,能不能說點別的?”

“好,那我就說那次...............”

人群中,不時傳來女子的笑罵聲,對此,張虎不以為意,盡管他隻隨村長和村裏的一些年輕人,去過外麵幾次。盡管每次講的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但對於沒出過遠門的村民們來說,能讓他們知道外麵的事情,仿佛就是天大的恩賜。因此,每當他們回來,村民們總會好奇得圍著他們,期翼他們講講外麵的所見所聞。而他們顯然也很樂意向村民們分享外麵的經曆,就這樣三五成團的圍在一起。人群中不時發出陣陣哄笑,張虎的臉上也隱隱有些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