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1 / 2)

現實跟小說不同,不是每一段故事,都有一個完整的結局。我們走散得很匆忙,我甚至沒來得及親口告訴她,我喜歡她,我們就已經隔了天涯……——小末人生

我相信三百篇詩反複訴說的也就隻是年少時沒能說出的那三個字!

——謹以此句獻給那些追求幸福的朋友,莫像小末般隔了天涯!謹記: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其實任何事都一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離不棄,莫失莫忘。

今天是白色**節!先祝各位認識的,不認識的兄弟姐妹們,**節快樂!希望小陌的故事能打動你們,得到你們的支持與鼓勵。對聯一副,略表心意:

上聯: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故鄉。

下聯: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兄弟。

橫批:小末人生!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敬請期待《筮巟》!——語不驚人,死不休……

話說創世之初,鴻冥幽邃,衍生太乙。帝出乃混沌崩裂,天地間遂分混沌界、仙界、幻界、人界、幽冥界(鬼界、魔界、妖界)。

太乙源於混沌,化十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然隱於混沌界的太乙神識衍生五大天幹元神,即甲乙神識、丙丁神識、戊己神識、庚辛神識、壬癸神識。天幹暗合五行之術(五星:歲星、熒惑、鎮星、太白、辰星),分屬青木,赤火,黃土,白金,黑水。遂又稱五大天幹元神為太乙木真、太乙火真、太乙土真、太乙金真、太乙水真。

這五大天幹神識為天下萬物元神魂魄的源主,如日月一般逸射發散出各自的元神,附著於天地萬物之上,萬物始有靈力。人界萬物,尤其人類,因自身體內附著的五大元神比重不同,而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種族。肉身毀滅之後,弱小的元神回歸混沌界五大天幹神識,融合後重新分散逸出,強盛的元神則直接登入仙界,成為永恒的個體神識,而腐朽的元神則墮落於幽冥鬼域,難以返回混沌界,更無法登入仙界。

回歸混沌界,融合逸散的元神重新附著人體,即為來生。仙界不滅神識重新進入人界,附著人體,即為轉世。

回歸混沌界,融合逸散的元神附著獸體奇葩,便是煉妖。無法附著人體卻不願寄居獸體的墮落元神,便甘心墮落化鬼。仙界不滅神識墮入冥界,便是入魔。

所謂幻界便是人界通往仙界的甬道,據說人的肉身毀滅之時,元神便要通過幻界回歸仙界。

太古2565年,蛇族帝尊伏羲與女媧仰仗太乙大帝盤古所創“太乙混沌訣”打敗其他十一族後,一統洪荒,定元“太極”。

為了避免從前各族的戰亂紛爭,伏羲大帝將十二部族按天幹五行屬性以五行旗(青木旗、赤火旗、黃土旗、白金旗、黑水旗)重新劃分為木火土金水五旗,雜錯融合。而原先洪荒十二族的聖獸圖騰(子熊、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鷹、戌狼、亥象)則被封為地支神獸,又以地支神獸晦朔分十二時辰。天幹、五行與地支搭配,作為甲子紀年。太極元年既甲子年,又稱金熊年。

正所謂正令難行,況十二族素有芥蒂。適時,混沌、鯤魚、金鵬太古三獸肆虐,喧塵四起,龍族、狼族、鷹族、牛族的四大帝尊以新製逆天為由,起兵叛亂,四海響應,天下戰火連天。史稱“九黎之亂”。

帝女秉承乾坤日月之光,萬物之靈,以太乙混沌訣為綱,揉以陰陽兩煞、天地八極,衍生陰陽兩儀訣。北海平鯤魚,南疆伏金鵬,昆侖鎮混沌,期間短短數月,各族盟軍亦被一一擊破。然水神康回撞斷天柱,天崩地裂,水流昆侖,天下蒼生十亡其三。帝為之怒,遂命女帝采九州四海之精煉五彩石填縫鎮水補天。

天柱所裂之地,是為蒼梧,世間窮山惡水,莫過於此。熊、牛、虎、馬、羊、猴、鷹、狼、象九族中凶頑顯貴皆被流放至此。蒼梧之野亦因此被稱為“九黎之野”。

伏羲帝囚九族罪臣於蒼梧之淵,乃罪其自食其果,世世代代永受此苦。水神康回等各族九大凶神被封印於北荒極北的天之涯及南荒極南的海之角、十大惡獸(邪骨焱狻獸、地火麒麟獸、裂天雷猊獸,虎爪甲獜獸、蛟尾蝠龍獸、獨犄冥麟龍、寒蜥溟粼蛛、銀甲蛇骨蠍、鬼爪水母獸、龍奴獸)則被封印於九州四海,以鎮惡水窮山;太乙龍神亦被太極大帝封印東荒極東的滄海一粟,後桀驁不馴的龍族,亦被舉族流放荒外。

七夕夜,星辰寥落,乾坤幽冥。帝夜觀天象,封東荒七吟蒼龍星君(角亢氐房心尾箕),北荒七嘯玄武星君(鬥牛女虛危室壁),西荒七吼白虎星君(奎婁胃昴畢觜參),南荒七鳴朱雀星君(井鬼柳星張翼軫)掌管祀天;定二十八星宿,天罡地煞乾坤互映,大荒自此平定,天下歸心,百姓安樂,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