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妖屍(一)(1 / 2)

在我老家的村口有一條小河,二十多米寬,環繞著我老家的那個村子,就

和護城河一樣,村南口是一條橋,用來通過這個小河,東西方向都是河水,

北邊是唯一一塊沒有被小河包圍的地方,因為往北邊走不遠就是一個山,

山上大部分地方都被用來安葬村裏去世的人了,所以一般情況下也沒人往

北邊走。村裏人的人們要是出門趕集買東西,或者下地幹活什麼的,一般

就隻能從南門的橋上走。

說起村口的這個橋,聽村裏的老人們講,也是很有年頭的一個古橋了,具

體什麼時候建的,已經無從考證了,反正村裏最老的老人都說“自從剛記

事的時候,就經常在橋上玩了。”這個橋是一個拱形樣式的橋,橋下一個

大大的橋洞,在大橋東的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最大的橋洞是通透的,小

橋洞也同樣是通透的。每年的夏天,雨水多了的時候,河水都會漫過最邊上的

兩個小橋洞,但是卻從沒漫過過靠近中間的兩個大橋洞,也從沒發生過決堤的

事情。所以一到夏天的傍晚,這個橋頭就成了大人飯後乘涼,小孩嬉戲的好的

去處。有時候小孩子們跑累了,就會圍坐在大人們身邊聽大人們聊天,也有時

會央求上年紀的老人們給講些稀奇古怪的有趣故事來聽。

這個是一個院裏的爺爺給講的,說以前破四舊之前,村口的左邊有一個小

廟,廟裏供奉觀音菩薩,村口的右邊有一個道觀,裏邊供奉著三清,因為那時

候村裏人都比較信這些東西,所以兩邊的香火都比較旺盛。村民年年歲歲的給

菩薩和三清祭拜,也不知道是和尚保佑,又或者三清顯聖,十幾年來小村是風

調雨順,年年豐收,這樣一來這個廟和道觀的香火就更加的旺盛。再後來,村

裏來了一個上年紀的道士,也許這個道士因為上年紀了雲遊不動了吧。道士就

在道觀裏住了下來,因為這個道士,懂點醫術和法術,熱心的幫助村裏人解決

了一些困擾,村裏人對他住在道觀裏也就不怎麼在乎了。就這樣村裏人還是年

年對菩薩和三清上供,祈求來年的豐收,道士平時就打掃打掃道觀和小廟,時

常的為村裏人治治小病,或者村裏出了什麼白事之類的,去主持一下法事。小

村的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著。直到有一天,村裏以前出去闖蕩的一個青年

李二狗回來了,說他是出去闖蕩也是抬舉他,他父母祖輩本身也都是厚道的莊

戶人家,可誰知道家裏卻出了這麼個遊手好閑,好吃懶做的二流子,從小就偷

雞摸狗,打架鬧事。等長到二十了,家裏人實在受不了村裏人戳脊梁骨的目光

了,就把劉二狗趕出了家門,讓他自己出去謀生活去。其實也就是為了不讓他

在眼前晃悠,來個眼不見心不煩。誰知道李二狗出去混了一圈回來之後還有個

人樣子了,雖然李二狗好吃懶做,但是他嘴甜會說,在縣裏胡混瞎混之下,也

不知道怎麼整的,混了個紅衛兵小隊長,然後接受上級指示,回到村裏破四舊,

搞改革。

李二狗這一回來,可沒大了,畢竟咱大小是個幹部了,以前不是村裏人都瞧不起咱,看咱不順眼嗎,現在到了報仇的時候了,誰以前在他背後說他不

是的,他就到人家家裏去,胡亂的給定性個“左傾,右傾,資本主義尾巴,臭

老九。”反正就是給戴個帽子就拉出去遊街,弄的村裏人都暗地裏罵他,他是

痛快了,可是他父母的脊梁更是直不起來了,都不好意思出門了。而且直接不

讓李二狗回家了。李二狗一看這樣更是變本加厲啊。把怨氣都撒到村裏人身上

了。

然後他更是把道觀裏的道士趕了出去,自己帶人住進了道觀。在住進道觀之後,

把道觀裏的三清像和香火爐,和村左邊的廟裏的觀音菩薩像等東西,全都給搬

到廟前邊的空地上一把火給燒了,村裏人有勸的說得罪了菩薩和道爺不好,他

們會怪罪的,李二狗根本就不聽,還天天白天拉著道士出去遊街,還不給道士

東西吃,晚上就找個繩子把道士栓到道觀前邊的橋欄上。把那個道士給餓的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