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喝酒狂人(2 / 3)

口氣不知有多為難,眼晴卻騙不了人,宋連城也不戳穿她們,隻是憋著笑。

#

這是滁州與建康‘交’界處的一個小鎮,漢人與歸順天鳳朝的越人雜居,地方不大,但是民風敦厚,宋家在這裏歇腳的院落,也很有少民特‘色’。

早先越人在宋家‘門’對山歌,便有不少漢人知道越人村子今天要辦對歌會,本地的漢人自然是已經見怪不怪,過往的山旅卻與宋連城一般,對此頗為新奇,天黑了以後,紛紛上街,‘欲’去越人的村子一睹風采。

宋連城帶了幾個丫鬟,及龐氏一塊出‘門’。小鎮不大,街道不寬,人卻不少,沿路不少飯後出來乘涼的土著,手裏搖著把大蒲扇,龐氏笑道:“這蒲扇拿在咱家郎君手裏,是風流之態,別人模仿的對象,拿在這些人手裏,卻僅僅是納涼的蒲扇而已。”

宋連城笑著調侃:“‘奶’媽此言差矣,這明明是物盡其用,蒲扇本來就是納涼之用,兄兄拿著它扇來扇去,原意是驅熱,偏偏被那些好事的士人給學了個四不像。”

臨夜街上倒也有些東西賣著,不少小玩意在帝都城都見所未見,雖算不‘精’貴,但貪的是個鮮,宋連城臨時起意,隧逛起了小店。

不少人在自家店外的青石板上倒水降溫,夜裏生意反倒比白日還要好一些,他們搬著板凳坐在店外麵,有人的時候便起身招呼,無人的時候便坐凳納涼。

鄰裏間正有說有笑,見一行人過來,打頭的是個六七歲的小娘子,粉雕‘玉’琢,衣飾華美,隨行的幾個丫鬟婆子,也是衣著‘精’致,相貌極佳,一看便不是普通人。

鄉鄰間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鎮上有幾百口人都號的清楚,一時‘交’頭接耳,不消時便有可靠消息傳來,是城南宋家宅院的小主人行至此處。

宋家大名如雷貫耳,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宋家可是大金主,光是那些守院丫鬟平日的采辦,便是一筆大生意,宋家此處也有產業,雖然不及建康一帶恐怖,但與本地土豪比,也是有過之無不及

。是以,有商戶見宋連城走至自己店前,便殷勤招呼,極盡逢迎之事。

宋連城也大方,買了不少小東西,不貴,卻都很別致,也算是她此行的紀念品,畢竟東西不是越貴越好,合適就行。

行至一家酒肆,卻聽裏麵鬧哄哄,吵得不可開‘交’,宋連城駐足,正待細看,卻見一個人自裏麵被轟了出來。

該人六七十歲,頭發‘花’白,一把白胡子也是長至‘胸’前,穿著一件半舊的寬衫,衿帶並不係,隻在腰間裹了一根布帶,袒‘胸’‘露’膛,腳蹬木屐,手拿如意,一張臉醉的坨紅,身子也是跌跌撞撞,看著就像在耍醉拳。

轟他出來的酒肆夥計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他,怒意衝天,揪著他衣領,嚷嚷著要送他見官,該人好聲好氣陪笑:“兄台兄台,切莫如此。”

夥計把臉一翻,氣咻咻道:“少在這攀親戚,誰跟你是親戚?”

另一個夥計也來推這人:“走走走!我們見官去!”

那人見說不動他們,索‘性’往地上一坐,賴皮起來:“小老兒絕不去見官,你們若要帶小老兒去見官,不如把小老兒的命拿去抵這酒錢算了!”

宋連城聽了旁人的議論,又看了這許久,總算是看了明白,原來這老人是吃了人家的霸王餐,難怪店夥計氣成這樣,換成是誰都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