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氏笑道:“被你這一打岔,我原先要說的話倒給忘的一幹二淨。”
龐氏忙道:“我初來乍到,不知道的門門框框多的都沒處數,望姊姊多提點提點。”
穀氏道:“都是一處當差,帶好了小郎君和小娘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隻要不犯大錯,咱們娘子人和氣,下半輩子是不用你愁的。”
龐氏附和道:“姊姊說的是!”
穀氏這才道:“說到尹六郎和平昌公主,那得先說說尹六郎的原配妻。”
龐氏奇道:“尹六郎和公主難道不是初次嫁娶?看公主的年紀,也不大的樣子。”
穀氏道:“尹六郎和公主,都不是初次嫁娶。我們先來說說尹六郎的原配妻蔡氏。”她講了這許久,覺得有些口幹舌燥,而她又坐在裏側,龐氏坐在外側,便道:“待我喝口水再說。”
龐氏從身邊矮桌上拿起一盞冷茶遞給她:“姊姊你喝茶,慢慢說。”
穀氏接過茶水一口喝了,又將空茶盞遞給她,才道:“蔡氏是尹六郎的表妹,是尹國公的妹妹,尹六郎的姑母所生。尹氏嫁到蔡家,生下蔡氏,郎君便死了,尹氏便又重新回了尹家,準備再嫁。”
“這廂尹國公正四處給妹妹揀著人家,尹氏突然就死了,剩下一個蔡氏無父無母,孤苦無依。老尹國公夫人可憐她,就將她接回來養在身邊。蔡氏小尹六郎一歲,因為命不好,從小三天兩頭就要病一場。尹家郎君多,娘子少,尹六郎簡直把蔡氏當親妹妹,時不時送她些小玩意。”
“天長日久的,便生出了感情。蔡氏十五及笄剛過,尹六郎就央著家裏人說要娶蔡氏,尹國公郎君多,尹六郎又是最小的郎君,再說這本來就是姑舅親,再好不過的姻緣,就允了下來。”
“蔡氏溫柔多情,美麗賢惠,是帝都城出了名的才女,婚後兩人一個讀書,一個寫字,蜜裏調油,好的不得了,沒過一兩年便生了個小娘子,不過長到一歲就死了。”
龐氏點點頭,道:“怪道如此,從小的感情,又都是相互看對眼的,不過這怎的又和平昌公主扯上了關係?”
穀氏聞言神秘一笑:“宜昌公主和太子是一母同胞,都是皇後所出。當年宜昌公主就傾心尹六郎,官家也有這個意思,不過宜昌公主比尹六郎大三歲,那時候的尹六郎也不像後來那樣有名,又隻是區區尹家六郎,皇後便非要將宜昌公主,嫁給沈太尉的三子沈元壽,宜昌公主爭不過,也隻得委委屈屈的嫁了。”
“過了幾年國舅沈太尉死了,沒過多久,沈元壽也發急病,跟著一塊去了,宜昌公主這下真真是解脫出來,喪期一個月還沒過,就進宮求官家和皇後把她嫁給尹六郎。”
龐氏聞言差點驚掉了下巴:“這怎的行?尹六郎可是早已娶了蔡氏。”
穀氏微微一笑:“怎麼不行?蔡氏多年未有所出,單這一條便可以黜妻再娶。”
“那也太……”龐氏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無子嫡妻世間又不是隻有一兩個,也不見得人人都要黜妻,養子嗣子妾室的子女都可養在身邊,說到底還是皇家權威,仗勢欺人。
穀氏道:“宜昌公主哭著求皇後,又哭訴是皇後逼著她進火坑,皇後一想,的確是自己讓宜昌公主嫁給舅家表兄,結果表兄卻死了。宜昌公主這樣不幸,都是自己弄出來的,這是親生女,總不能讓她下半輩子守寡吧?也不知道皇後是怎麼說動了官家,總之一道詔令送到尹國公府,命尹六郎休妻,尚平昌公主,這事當初在帝都城,連三歲小兒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