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結局(下)(3 / 3)

不過盡管如此,潛艇部隊還是取得了,以自身損失六艘潛艇的代價,擊沉了英國海軍4艘戰列艦,7艘大小巡洋艦,擊傷12艘的戰果。

就在英國人忙碌著打撈落水人員,調整戰艦的時候,遠處的海岸上,霍山精心準備的8艘排水量22500噸,三門三聯裝305mm口徑,最高航速22節的‘無畏級’戰列艦露出了海麵。

後麵的戰事不言自明,英國海軍已經落伍的前無畏艦在霍山多年努力下設計製造的無畏級戰列艦的打擊下一敗塗地。

消息傳開,整個世界都震動了,無畏級的出現,一下子讓全世界的戰艦都變成了廢鐵。

無數已經在船台上的戰艦被廢棄,後續的建造計劃更是悉數被砍掉。

當然最疼的還是英國人,一般的海軍戰艦在印度洋上折戟沉沙,整個英國的殖民地體係出現了巨大的漏洞。

這時候,發生了比‘索科特拉島海戰’更為震驚的事情。

1901年9月1日,炎黃帝國、華夏聯邦共和國、中南半島聯盟共和國、朝鮮王國宣布合並,共同組成一個統一的君主立憲製國家——中華帝國,尊霍山為帝國皇帝,定都北-京!

隨著這個消息的宣布,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聲音。

因為一個國土遍布亞非美三洲,國土麵積超過三千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六億的龐大帝國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隨後,新生的中華帝國皇帝霍山對英國宣戰。

而造就等待多時的中國國防軍多路出擊,海陸並進,在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包括新加坡、塞舌爾群島、索科特拉島、毛裏求斯、查格斯群島、科科斯群島、安達曼群島全部丟失。

一個月後,英屬索馬裏,斯裏蘭卡島,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以及印度地區布拉馬普特拉河東部地區。

兩個月後,印度恒河流域六個邦被占領,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所有土地全部被占。

半年以後,印度、加拿大全部被占。

海軍的失敗,路上的步步退卻,讓英國徹底的打回了原型,特別是皇冠上的明珠印度的丟失,更是讓英國傷筋動骨。

原本指望俄羅斯帝國、美國和日本能夠阻擋中國的兵鋒,但是這些國家的領袖也不傻,眼見中國海軍因為強大的無畏艦而成為世界第一,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觸中國的眉頭。

而俄羅斯麵臨著德國和奧匈的路上威脅,也不敢動。

因為在世界上找不到盟友,再加上國內反戰情緒日益高漲。最後索爾茲伯裏引咎辭職,英國選擇了談判。

1902年5月8日,經過近一個月的爭吵後,《中英北京條約》簽訂。按照條約規定,英國免除了賠款,但是在土地上隻有印度,除布拉馬普特拉河東部地區歸屬中華帝國意外,其他印度土地還給了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原英國殖民地割讓給中華帝國。

這時候,中華帝國的國土擴張到4000萬平方公裏,無論經濟、還是軍事都已經是世界最強大國。

而因為中華帝國的強大,‘黃禍論’在整個歐洲甚囂塵上。但是這時候,英德、德法、奧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期爆發。

而霍山也在這一天,對身邊最後兩個絆腳石下手。

半年之後,整個日本被夷平,兩千五百萬人口,除了女人和小孩,男子全部倒在了中華帝國開發西伯利亞荒原和加拿大北方荒蕪的土地之上。

1915年8月,麵對中華帝國的強勢,西班牙一千萬華元,把呂宋和古巴賣給了中國。

1915年9月,經過15年的整治和修建,聯通湄公河、珠江、長江、京杭大運河、遼河、鬆花江、黑龍江、勒拿河,全程長達一萬五千公裏,大部分地區可以同航萬噸輪的世界最長運河東方運河全線竣工。

1917年9月,中華帝國趁著蘇聯新生的機會,出兵占領了整個鄂畢河以東的所有土地,為整個國家再添三百萬公裏土地。

1918年1月,中華帝國宣布對同盟國宣戰,隨後出兵占領了科威特和伊拉克。

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中國第二條縱觀南北,溝通葉尼塞河、貫穿整個蒙古,聯通黃河、長江中部,聯通珠江的中部運河竣工。

與此同時,為了緩和國內矛盾,號稱世紀工程的‘白令海峽海底隧道工程’以及從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及孟加拉這個地球上降雨最為豐富地區調水,跨越喜馬拉雅山,走青藏高原,流入塔裏木河,緩解整個西北幹旱的世界最高的調水工程啟動。

而這兩項工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55年才全線竣工。

1965年,已經97歲高齡的霍山,在重修以後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內閉上了雙眼。

此時,這個由他一手締造的強大國家,已經成為領土近5000萬平方公裏,國土遍布亞非拉美各大洲,人口超過十五億的世界第一強國。

中華名族在經曆了幾百年低穀之後,再次屹立在了世界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