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遊記》大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打破了宗教的謬論和傳統的“天圓地方”說。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馬可·波羅遊記》書中的描述,繪製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哥倫布對於這本書十分著迷,從一開始讀這本書,就再也無法停下來了。他懷著異常興奮的心情,完全沉醉於故事之中,覺得自己仿佛就是馬可·波羅。對於書中對“黃金之國”中國的描寫尤其讓哥倫布向往,書中用極度誘惑性的語言寫道:
位於亞洲大陸東方的這個國家,住著黃皮膚的人,他們很有禮貌,又有高度文化,物產也很豐富。
那裏有取之不盡的黃金,但是國王卻禁止輸出,而且因為該地民風很保守,東西交通又極為不便,所以西方的商人也沒辦法和他們來往。
那裏的黃金真是多得不可勝數。統治者所住的宮殿屋頂上都是用黃金修茸的,宮殿內的房間和道路鋪著厚達4厘米的純金板,窗戶是黃金製成,玫瑰色的珍珠也出產得很多。
人死了以後,要把珍珠含在嘴裏埋葬。此外,那裏寶石的產量也極其豐富。
多麼華麗的語言,哥倫布將書合上,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片遍地黃金的土地,看到了那一個神秘的東方古國。
哥倫布心中立下了宏願,他一定要到馬可·波羅所描繪的那片遍地黃金的土地上看一看。隻是,這條路在何方呢?
首次擔任船長出海
哥倫布第一次下海是在1461年,那一年,小哥倫布還隻有10歲,
14歲的時候,哥倫布下定決心,要投身於偉大的航海事業。而要想完成這個心願,哥倫布還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要學會更加豐富的知識,另一個則是要征得父親的同意。
當時歐洲正處在中世紀末期,統治尤為黑暗。強大而又居於統治地位的天主教會當局認為地球的中心在耶穌基督誕生之地,並且宣揚地球位居宇宙中心,本身並不動,而是太陽在繞著地球轉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時的天文學、地理學和數學等學科都在天主教的壓製之下,人們隻能服從天主教會的思想。一旦在公開場合發表與此不同的說法,就被看做異端邪說,就會被架上火刑架活活燒死。
但是,科學的進步,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是大勢所趨,是無法阻擋的。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的學者們長期以來致力於數學和天文學的研究。經過他們的不懈努力,已經測定出了緯度,算出了地球圓周的數值,並且將這方麵的知識應用到航海上,利用指南針,自由自在地航行於印度和非洲海洋。
精通四國語言的哥倫布很快就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根據各種書本的知識,他漸漸發覺歐洲的地理學者犯了一個錯誤。而哥倫布也開始漸漸相信地球是圓的。掌握了各種航海知識,哥倫布覺得自己應該去找父親談一談。如果不能取得父親的同意,他的前途還是未知數。
“爸爸。”
“哦,哥倫布,我的孩子,看你一本正經的樣子,有什麼事情嗎?”父親一臉溫和地說道。
“爸爸,有一件事情,我想跟您商量一下。”哥倫布說話有點吞吞吐吐,但最終還是鼓起了勇氣。
“讓我猜猜看,哥倫布,你是想去當船員,對不對?”父親對於哥倫布可謂是了解甚深,一看就知道孩子心中想的是什麼。
“爸爸,我都還沒有說,你怎麼知道的?”哥倫布被父親說出自己心裏想說的話,不禁吃了一驚。
“哈哈,哥倫布,你有什麼心事都寫在臉上了,我還能看不出來嗎?其實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向往著做一個船員的,但是後來你爺爺把我送去當了紡織工人,爸爸也就放棄了自己當船員的夢想了。你既然夢想去當一名船員,爸爸支持你,我不會反對的。”父親語重心長地對哥倫布說道。
“呀!爸爸,那您是同意了?”
本來硬著頭皮準備挨罵的哥倫布,看見父親一下子就同意了他的要求,不禁感到很意外。
父親寵溺地摸摸哥倫布的腦袋說:“行了,我的孩子,我答應你的要求了。對於在熱那亞出生的男孩子來說,向往海洋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又有什麼權力將我‘未來的船長’束縛在家裏呢?”
很顯然,父親對於哥倫布的外號也是了然於心,聽見父親這樣說,哥倫布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
“爸爸,那都是他們瞎叫的,鬧著玩的,當不得真。”話雖如此,但是哥倫布心中還是暗暗下定了決心,他一定會出人頭地,成為一名真正的船長的。
年輕的哥倫布挺受船主們歡迎。他聰明、勤快,有的是力氣,而且不懂就問。哥倫布什麼活都願意幹,總是搶著幹別人所不願意幹的髒活、累活。
哥倫布把每一次的出海都看成是學習、鍛煉的機會。他珍惜這樣的機會,總是如饑似渴地向有經驗的水手們討教。
漸漸地哥倫布對於各種船隻的名稱、功能和特點都非常熟悉了,他能熟練掌握各種桅杆、船帆和纜繩的使用方法了。對於定風向、估計水深、避開暗礁險灘等航海技術也學到了不少。
哥倫布的性格變得含蓄、沉靜,但也更加剛毅。他還是經常到海邊去,不過不再去撿貝殼,而是要在一天緊張的閱讀和學習之後,讓海風吹一吹自己發熱的頭腦,清醒清醒,好繼續看書和思考問題。
認識哥倫布的水手們還是叫他的綽號,不過把“未來的”省去了,隻叫他“船長”,水手們還是照例和他開玩笑,但是經常帶有幾分敬意。
因為在水手們看來,哥倫布已經是一個精通航海和造船技術,懂得4種語言的大人了,他的確可以算得上一個名副其實的“船長”,隻是沒有船罷了。在熱那亞,哥倫布開始有了一點小名氣。
一天傍晚,哥倫布照例來到海邊,可是在他經常坐著的那塊石頭上,已經有了一個衣著講究的紳士模樣的瘦老頭。
哥倫布正想走開,這位紳士卻叫住了他:“嗨!小夥子,你就叫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嗎?”
哥倫布很有禮貌地點了點頭說:“是的,先生。”
“請您過來,坐下。”
哥倫布在他對麵的一塊石頭上坐下來。
瘦老頭說:“恕我冒昧,我們商行想聘請一位懂得航海技術的代理人,準備到葡萄牙、西班牙等地去從事貿易,我選中了你,如果你本人同意的話,這就是我今天在這裏等你的原因。”
“至於薪水嘛,高於水手,但低於船長,不過這一點還可以商量,主要還是看你的辦事能力。”
瘦老頭說完,用眼睛盯著哥倫布等候他的回答。
哥倫布立刻站起來,簡潔地回答:“好!我同意。”
瘦老頭高興地脫去白手套和哥倫布握手,連連說:“很好,你是個爽快的年輕人。那麼,明天上午,你到碼頭來吧!”
這年是1470年,哥倫布19歲。哥倫布第一次成為一名船長掌舵出航,開始了到馬賽、突尼斯的遠航。航行中,哥倫布除了感受到陣陣的海風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和老水手們一起聊天,說海上一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孩子們,你們要知道,現在的歐洲是多麼的混亂,與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不同,我們意大利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個城市和港口在政治上互相對立,彼此都在爭取對外的通商貿易。”
“我們熱那亞是亞平寧半島上的一個獨立國家,和平時代,我們當然可以跟其他國家貿易經商。可是,一旦發生戰爭,產生衝突,就必須相互攻打,有時候,船被炮火轟沉,死傷無數,情況相當慘烈!”
“即使沒有發生戰爭,隻要發現對方的商船滿載貨物,就要加以偷襲,把貨物搶來占為己有。說起來,這種作風固然是蠻橫無理,可是,你不這麼做就會吃虧的。因為,你不搶他,他就搶你,這是迫不得已啊!”
這個時候的哥倫布雖然已經是臨時船長,但和船上的其他年輕海員一樣,聽到老水手的這些話,一腔熱血都沸騰起來,這也更增強了他冒險的決心。
年輕的哥倫布已經成長起來了,他去過愛琴海、葡萄牙、英國,還去過西非的黃金海岸。
在這一段時間裏,他的航海知識更加豐富了,船舶駕駛技術也提高了很多,還學會了繪製地圖的本領。
指揮海上戰爭
1470年,哥倫布家中發生了一起變故。盡管父親多明尼科是一位深受大家歡迎的老紡織匠,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哥倫布家中的紡織生意還是日漸蕭條了起來。
這年3月,人們委托多明尼科去薩沃納執行一項重大使命,同那裏的紡織工人討論將毛紡織的價格統一起來。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哥倫布一家搬到了薩沃納居住。
但是由於商業上的不良競爭,多明尼科同薩沃納的一位紡織工人波爾托之間產生了衝突,兩人發生了一起價格上的訴訟糾紛,結果多明尼科敗訴,不得不賠償給波爾托30熱那亞鎊。
要知道在當時30熱那亞鎊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哥倫布毅然承擔起了這個責任。在以後的日子裏,年邁的父親除了做老本行——紡織工人外,還兼顧經營了一個酒樓,但是因為年紀已老,總是出這樣或者那樣的差錯,一家人被迫更換住宅和職業,以便不使這個家庭成員挨餓。
哥倫布的弟弟巴索洛繆也改了行,去葡萄牙一所專門繪製海圖為業的人家那兒學藝。這件事情後來對哥倫布一生的事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和幫助。
“巴索洛繆這孩子擅長手藝,讓他去做繪製海圖的工作,比讓他實際坐船航海要更適合。好好幹吧,不要輸給你的大哥。”父親多明尼科對巴索洛繆也同樣表現出了支持的態度。
而哥倫布,則繼續在海洋上充任各種臨時船長,負責幫助雇主們運送貨物,維持秩序。
1472年,哥倫布在一艘海盜船上效力。根據當時的慣例,這種船一邊打仗,一邊做生意,一邊搶掠財物。後來,這艘船被安茹王國勒內二世所租用,被編入海軍艦隊,參加安茹王國和阿拉貢王國的戰爭。
“哥倫布,今天我叫你過來,是有一項任務要交給你。我得到消息,阿拉貢王國最近會有一艘名為‘菲爾蒂斯號’的船開往突尼斯,我給你的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將‘菲爾蒂斯號’給我攔截下來,你能做到嗎,小夥子?”
安茹王國勒內二世親自召見了哥倫布,給他下了一道命令。
“國王陛下,請放心,我一定會圓滿地完成任務的。”
哥倫布率領著他的海船到達聖彼得羅島之後,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回來報告說:“報告船長,大事不妙,‘菲爾蒂斯號’周邊還有兩艘艦船,不是孤舟。”
“怎麼還會有兩艘艦船,該死的國王,竟然沒有把這個重大的消息告訴我。”哥倫布心中埋怨不已。
很快,“菲爾蒂斯號”周邊擁有兩艘艦船的消息傳遍了哥倫布所率領的船,這個可怕的消息就像是瘟疫一般,讓大夥兒驚慌不已,議論紛紛。
“天哪,是兩艘艦船,我們怎麼可能打得過,這下子完蛋了。”
“返航,我們要求返航,船長,我們不能犯傻,這樣做無異於以卵擊石,有去無回呀!”
“敵我力量懸殊,我們應該先回去,調集護航艦,然後再來解決‘菲爾蒂斯號’。”
“你別犯傻了,要是等我們回去再出發,這一來一回可是四五天的行程,那個時候‘菲爾蒂斯號’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可是敵人的實力遠遠高於我們,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船員們議論紛紛,但是誰也沒能拿出一個可行的辦法。哥倫布靜靜地聽著,心中卻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菲爾蒂斯號”是一艘大三桅帆船,這種船操作起來並不方便,隻要找準機會,等到“菲爾蒂斯號”遠離兩艘艦船的時候,他們就有機會快速地衝上前去,將它俘虜。
熱那亞人天生就有一種狂熱的冒險基因,哥倫布決定試一試,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大家說了:“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不是我們所能逃避的了,國王陛下交代給我們的任務是要俘虜‘菲爾蒂斯號’,要是我們不能完成任務,國王陛下一定會殺死我們的,與其這樣,不如我們賭上一把。願上帝保佑我們,祝我們旗開得勝。”
“打敗‘菲爾蒂斯號’,上帝與我們同在。”
哥倫布調動起了大家的戰鬥情緒。在那個年代,商船與艦船是合二為一的,所有的商船都裝備有武器,一方麵可以保護自己的貨物;另一方麵,當遇到比自己弱小的船隻時,也能夠進行襲擊,奪取別人的財產。
這種做法在當時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船長等同於軍官,而水手都是英勇善戰的戰士。隻要調動起水手們的作戰情緒,那麼這就是一隻百戰百勝的水師。
第二天淩晨,海上大霧彌漫,誰也看不清楚對方有幾艘船。就在“菲爾蒂斯號”離另外兩艘艦船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哥倫布率領著船員們以飛快的速度靠近了它。
望著迷霧中如同天降的敵船,笨重的“菲爾蒂斯號”想要反抗已經來不及了,隻能束手就擒,哥倫布凱旋。
這是哥倫布生命中的第一次海戰,雖然規模很小,但是驚心動魄,哥倫布也在這一次海戰中嶄露頭角,表現出他身為一名船長的卓越領袖氣質,為以後無數次的冒險行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麵臨生死考驗
哥倫布的成長速度很快,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現在的哥倫布已經能夠在海麵上自由地航行了。哥倫布經常受雇於不同的商行,駕駛各種不同的帆船,也到過海洋中許多從前沒有去過的地方。
哥倫布的航海經驗日漸豐富。他喜歡《荷馬史詩》,對於《荷馬史詩》中描寫奧德賽傳奇的航海故事的篇章,他甚至能夠完整地背誦出來。“隻要有雄心,沒有做不成的事。”這句話是哥倫布一生行動的座右銘。
1476年,25歲的哥倫布終於開始嶄露頭角,憑借著他10多年來的航海經驗和淵博的天文、地理知識,法國軍艦聘用他為船長。
5月的一天,哥倫布駕駛著船離開了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和3艘友船在海麵上靜靜地向前航行。夕陽西下,彩霞滿天,船上的風帆被映成絢麗的玫瑰色。哥倫布身披風衣,站在甲板上眺望遠處。那裏,有幾艘商船正緩緩駛來。
一位身材高大、滿臉胡須的部下報告說:“船長,已經探查清楚了,對方確實是7艘軍艦,他們是從法蘭德斯裝載了貨物,根據情報顯示,他們目前正準備回航。船長,你說我們要不要來個偷襲?”
“當然。”哥倫布十分果斷地說。
“可是,我們隻有4艘……”
“不在數量的多寡,要知道,我們的火力比他們強,士兵們也都勇猛善戰,怕什麼?”哥倫布打斷了他的話。
哥倫布低頭沉思了一陣,然後說道:“這7艘威尼斯軍艦,如果說從法蘭德斯開出的日子算起,到現在已經5天了,這樣說來他們還要7天以後才能到達葡萄牙首都裏斯本,我們可以先到裏斯本,埋伏在港外等著,以逸待勞,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一來肯定一舉成功!”
哥倫布率領的船隊,原先計劃是前往北海方麵通商貿易,而一得到消息說敵國商船裝滿貨物,就立即改變行程,從事正當商業貿易的任務一下子轉變成為毫無道德的掠奪行為。
4隻友好的羊在一瞬間變成了嗜血的貪狼,他們埋伏在裏斯本港外麵,靜靜等待獵物的到來。威尼斯艦船對此毫無察覺,由於他們是返航,船上載滿了貨物,行進緩慢,比哥倫布預期的時間還要晚了幾天才到達他們的埋伏圈。
當時的船隻都是靠風力行駛的帆船,水手們必須注意風向以操作布帆,向前推進。一旦出現襲擊的船,就得馬上把握有利於本船行動的風向,將敵船置於自己的掌握中。
天色微明,東方略略顯出一點魚肚白,哥倫布站在船頭,用他銳利的眼睛掃視著四周,向東,隱隱可以看到葡萄牙的群山。向北,敵國艦船漸漸進入了埋伏圈。 這時候,四周都靜悄悄的,隻聽見海風吹動帆篷產生“呼呼”的聲音和浪濤衝擊船身的聲音。誰也想象不到,即將有一場激烈的戰鬥在這寧靜的海上發生。
哥倫布巡視了一下友船,所有的船隻都已經準備到位,各種兵器炮火都被安裝在了船頭,隻要敵人進入埋伏圈,他們就可以展開行動。
桅杆上的瞭望人員,目不轉睛地注視遠方。突然間,隻聽得他大聲地呼叫:“看到敵方的船了!”
哥倫布順著瞭望人員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接近陸地的海麵上,有一艘大帆船,扯滿了大小帆篷正緩緩地駛近。接著,一艘跟著一艘,全都靠近陸地,向南方駛去。
“發炮!”哥倫布下達了攻擊命令。
哥倫布命令水手們全速前進,企圖駕駛到敵艦的前麵進行攔截,船帆灌滿了風,迅速地來了一個大轉彎,飛快地向敵船駛去。威尼斯艦船根本沒有料到這一場突襲,一時驚慌失措,馬上,更糟糕的情況發生了,哥倫布的攻擊很快,他們的船連續挨了好幾發炮彈,連忙拉開了高高的風帆,企圖向港灣那邊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