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達爾文達爾文附錄經典故事
整個世界都是大問號
達爾文從小就愛幻想,他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打獵、采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他的父母十分重視和愛護兒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總是千方百計地支持孩子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去努力探索,這為達爾文能寫出《物種起源》這一巨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天天氣晴朗,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雲,大地散發著誘人的清香,媽媽帶著達爾文在花園裏玩耍。孩子們采了一些花兒,又去捕捉蝴蝶。
媽媽拿起花鏟給剛栽的幾棵樹苗培土。她鏟起一撮烏黑的泥土,輕輕聞了聞,然後把它培在小栗樹的樹根旁。
“媽媽,我也要聞聞。”達爾文興高采烈地跑了過來,學著媽媽的樣子聞著烏黑的泥土。
媽媽一邊為小樹培土一邊說:“泥土是個寶,小樹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別小看這泥土,是它長出了青草,喂肥了牛羊,我們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長出了小麥和棉花,我們才有飯吃,才有衣穿。泥土太寶貴了。”
達爾文問:“媽媽,那泥土能不能長出小狗來?”
“不能呀!”媽媽笑著說,“小狗是狗媽媽生的,不是泥土裏長出來的。”
達爾文又問:“我是媽媽生的,媽媽是姥姥生的,對嗎?”
“對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媽媽生的。”
“那最早的媽媽又是誰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誰生的呢?”
媽媽答不上來了。她對達爾文說:“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個謎,你像小樹一樣快快長大吧,這些謎等待你們去解開呢!”
細心地觀察事物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裏,一位大學生圍著一棵老樹轉悠。
突然,大學生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裏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隻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這位大學生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裏,興奮地觀看起來。
正在這時,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大學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裏的甲蟲藏到嘴裏,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
看著這些奇怪的甲蟲,大學生真有點愛不釋手,隻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裏的那隻給忘記了。
嘴裏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這大學生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他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裏。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揚揚地向市內的劍橋大學走去。
這個大學生就是查理·達爾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為“達爾文”。年譜
1809年2月12日,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出生在英國施魯斯伯裏鎮。
1817~1825年,在施魯斯伯裏私立中學就讀。
1825~1827年,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攻讀醫學。
1828~1831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就讀。
1831~1836年,隨“貝格爾”號軍艦環球考察。
1837年,開始寫作第一本物種演變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