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公主和小豌豆

這是一個很古老的故事了,不過還是挺神奇的。說的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是老國王的兒子,他的相貌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優秀的王子,他一直想娶一個真正的公主。不過,這個公主是一個要符合他的條件的公主,很可惜,這位王子沒有遇到他心目中的公主,他雖然見到很多國家的公主,但是沒有一個令他滿意。

他很多天悶悶不樂地待在王宮裏,他可不想今生今世娶不到一位符合他條件的公主。

一個大雨傾盆的夜晚,雨下得要多大有多大,閃電要多亮有多亮,震耳欲聾的雷聲讓人心驚膽寒,這是個非同尋常的夜晚。一陣敲門聲被雷聲和雨聲掩蓋很久了,不過善良的老國王還是聽到了,他打開了豪華的王宮之門。

宮門外站著一個美麗的姑娘,她說她是一位公主。

這位公主雖然被雨水打濕了全身,但卻比沒打濕身子之前更加美麗。

老王後接見了她,這位公主又重複說她是一位公主。老王後對她說:“你別著急,你如果真正是一位公主的話,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

她安排宮女帶她去休息。不過,在這位公主休息之前,宮女事先在公主休息的床上放了一顆很小的豌豆,那顆豌豆你根本不好說小到什麼程度了。然後,又在豌豆之上連續鋪了20個厚厚的床墊,又在床墊之上鋪了20床厚厚的被子。

公主就在這張床上過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王宮裏的人問她,那張床舒不舒服,那位異邦的公主抱怨道:“哎呀!我是一夜都沒睡呀!我也不知道這張床底下放了什麼東西,那麼硬邦邦的,我睡傷了身體啊!太硬了,我好像睡在了一顆小石頭之上。”

老國王、老王後、王子聽公主這麼說很高興,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位公主正是他們千方百計要尋找的公主。

這位躺在20張厚厚的床墊、20床厚厚的被子之上的公主,竟然還被一顆小小的豌豆所傷的公主,確是一位真正的公主,由此可以知道公主的皮膚有多麼的嬌嫩。

後來,公主嫁給了王子,他們幸福地舉行了婚禮。公主和王子的愛情故事,以及這顆小小的豌豆被保存在了曆史博物館裏。

這個愛情故事是不是有點神奇呢?要知道,它還真成了一段曆史呢!

兩位姑娘

你看到那叫“姑娘”的東西在哪兒嗎?鋪路的工人們所說的“姑娘”,其實是種修路工具,一種把石頭砸在土裏的工具。她並不是街上走的漂亮女子,她是用木頭製成的,一頭特別大,還用鐵箍套著;一頭特別小,這個小頭的上麵有一個可以用手抓的手柄,這就是這個姑娘的胳膊。

在放東西的倉庫裏,有兩個這樣的“姑娘”就靜靜地躺在那裏,和鏟子、鐵鍬、車鬥以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混在一起。但在這亂七八糟的工具中,這幾天存在著這樣一個說法,說“姑娘”這個名字從很早很早時候起就被人們叫著,自從這種工具誕生之日起,人們就習慣這樣稱呼她,現在突然間給她換了個新名字,叫著也不順口,顯然這個新名字人們根本就不認可。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個群體被人們稱之為“解放後的婦女”,例如私立學校的主任、慈善事業的創辦者、婦科醫生、在舞台上轉來轉去的舞蹈家、在酒吧唱歌的歌手,還有醫院裏的小護士,她們都屬於“解放後的婦女”。既然她們解放後能有新的名字,那麼,那些躺在倉庫工具堆裏的“姑娘”們也應該屬於“解放後的婦女”。可為什麼她們不願丟掉古老陳舊,仍用聽起來挺美妙的舊名字,而不讓別人稱呼她們“木夯”呢?

“姑娘”一聽,便知道這是在稱呼一個年輕女子,她們會振振有詞地說:“‘木夯’一旦被人叫出,大家馬上就會說這是一件工具或是一個物品的名字,我們決不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工具,假如人們真這樣稱呼我們,那就是對我們最大的侮辱!”

“到那時,我的未婚夫很可能會嫌棄我,因為這件事會同我分手。”她們中的那個小的不無擔心地說,因為前不久她同一個打樁機訂了婚,開始了那個由“姑娘”改為“木夯”的過程。“天哪!這是不可想象的後果,他一定會拋棄我。因此,我決不同意讓他們改換我的名字。”“姑娘”誇張地說。

“的確,我也堅決不改名字,哪怕他們把我這雙胳膊折斷,我也不用‘木夯’那樣難聽的名字!”她們中的另一位說。

但是,翻鬥車卻有著獨到的見解。翻鬥車認為自己也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它也是馬車的一半,因為它用兩隻輪子就能走路,更令它自豪的是它是翻鬥車,整個身體能翻來翻去,這是馬車所不具有的本事,因此它覺得自己的見解也會獨特起來。

“‘姑娘’們,我必須讓你們知道,這也是我的責任,‘姑娘’這個詞真的一點兒特點也沒有,不容易讓人們記住。根本就不像‘木夯’這個詞,既好記,又特別。如果你們用這個名字,你們都可以申請注冊,你們以後就可以大膽地使用這個名字。沒人會說你們盜用別人的名字,在法律麵前你們也是站得住腳的,如果我改換名字,有這麼大的好處的話,100個‘姑娘’這樣的名字我都願意拋棄,而堅決地選擇‘木夯’這個名字。”翻鬥車還真有點獨特的見解,竟然將名字同法律聯係到一起,看來翻鬥車真的與眾不同。

“你在說什麼,難道你在欺騙小孩子嗎?翻鬥車先生,你不知道我不是個孩子嗎?”其中一位有些生氣地說。

“我想兩位一定沒聽過‘歐洲的必需’這個難聽的名字吧!”平時很少說話的鐵鍬說,“就像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順從時代的發展,應該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應該以大局為重,服從需要。因為這是時代的需要,這是社會上不成文的規矩,我們必須按規矩辦事,不能脫離規矩去幹事!”

“假如時代真需要我們改名字的話,我們也不是不行,我們不能跟時代的需要對著幹,可為什麼偏偏把我們叫‘木夯’這樣難聽的名字。假如必須改,我寧願改成‘小姐’,因為‘小姐’還帶有女人味,至於‘木夯’我決不同意。”較小的那位看似很堅決,實際上她有些妥協了。

“假如一定讓我改,哪怕是時代的需要,我也不服從。我寧願他把我劈了燒火,也不願改換我的名字。”那位較大的執拗地說。

不一會兒,她們該出去幹活了,許多石頭等著她們砸到土裏去呢!兩位“姑娘”坐在翻鬥車裏還在談論改名的事,她們商定要抗爭到底。但她們的抗爭根本沒有一點用途,她們現在已被人們稱為“木夯”了。

“喲唉!喲唉!”她們在砸石頭的時候喊著,她們想把“姑娘,加油幹吧!”一起喊出來,可她們沒有一個把這句話喊出來。因為她們每個人心裏都明白,沒有必要明著去同人們作對,此時完全可以忍氣吞聲。

但是,她們之間仍然使用“姑娘”這個名字,她們一有空兒便坐到一起,回憶過去的好日子,當然這樣的好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她們認為在過去的日子裏,所有東西的名字都那樣符合實際,那樣正確,隻要你是“姑娘”,沒有誰強迫你改成“木夯”。

真像她們自己說的那樣,她們誰也沒有嫁出去。那位同打樁機訂婚的,真的因為她改了名字而嫌棄她,同她解除了婚約,結束了愛情體驗。因為他覺得娶一個木夯回來,太失他的身份了,是一件極其丟臉的事情。

兒童的話

在這個世界上,最天真、最純潔的是孩子,而最無知的也是孩子。因為他們畢竟是孩子,他們開始時什麼都不知道,善惡美醜,他們分不清,是非對錯,他們也不明白。他們隻是從大人那裏才得知這一切,他們受大人的影響很深,他們並未形成自己的行為標準,他們的話語隻是大人們思想的反映而已。隻有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閱曆的增多,他們才會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

有一個非常有錢的批發商,有一天召集了一群有錢人家的孩子,他們舉行了一次聚會。

這些小客人可都頗有來曆,隨便哪一個都值得一提。有的是出身高貴的富紳,有的是學識淵博的大作家,有的是既有錢有勢又有學問,有的則來自官宦之家。孩子們的聚會就要開始了,他們天真、直率,心裏怎麼想就怎麼做,從不遮遮掩掩。不過,孩子的話別太當真。

一位非常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由於傭人們都順著她,她做事情不論是對是錯,他們一律都說對,時間長了就促使她有些驕傲了,對自己的觀點,她是深信不疑的。這可與她的父母無關,他們說話時總是很有尺度的,他們從不冒失地亂下結論,他們覺得那樣的人非常沒有修養。小姑娘的父親在宮廷裏當一個小小侍從,不過小姑娘對此已經十分滿足了,她常常得意地對人炫耀:“我可是來自宮廷的孩子。”

而她自己並不知道自己的出身,也許她的父親以前就是一個窮人,但她卻告訴其他的小孩子:“我的出身好極了!”不僅如此,她還認為人的出身和命運是不可改變的,要是一個人的出身貧窮,那麼他就注定了要世代貧窮下去,即使他再努力,也不能使自己改變受窮的命運。她說得那麼肯定,不容置疑,所以並沒有人反對她。

但接下來她又說了一句話:“人們的名字不能用生字結尾,那些人不會有什麼大作為,更不會有什麼成就。對那樣的人,我們最好躲得遠遠的,免得沾上他們的晦氣!”

說完之後,她就做了一個對付那些人的姿勢,她講得非常討人喜歡,那姿勢真讓人發笑。

她後麵的這些話倒讓主人的女兒非常不高興,又很不服氣。因為她爸爸的名字是“瑪滋生”,可父親的成就讓她自豪,這足以說明剛才那個小家夥的話是錯的,她神氣十足地大聲地對那個小姑娘挑釁:“我的父親連眉都不皺,就可隨意掏出100塊銀幣來給我們買東西吃,你的父親有這個能力嗎?”

又有一個比她倆還傲氣十足的小姑娘說話了:“你們的父親比起我的父親差遠了,我爸是一位大作家,他可是人人都懼怕的,他可隨時在報上發稿子。”

她搖晃著腦袋打量著大家,好像所有的人都比她低一等,她昂首挺胸,得意極了。三個小女孩各不相讓,她們吵得不可開交,真是傻孩子,上輩人的成就與你們有什麼相幹呢?為什麼偏要以他們為自己的榮耀呢?自己的一切都應該靠自己,怎麼能依賴父母呢?

屋子裏鬧得最凶的時候,一個貧窮的小男孩來到了門外,他的衣服非常破舊,父母沒有錢給他買衣服,他是來廚房幫著女傭人做飯的,因此,他可以站到屋外聽孩子們的辯論,盡管是在門外,可他覺得已經十分不錯了。

不過,她們的談話讓他十分傷心,她們的父親擁有的東西,他的父親一件也沒有,他家連一個銀幣也沒有,連買件新衣服的錢也沒有,更沒有什麼餘錢買報紙了。其實即使買了報紙也沒有用,他們家沒有一個人識字,更不要說在報紙上寫篇文章了,最使他難過的事情是他家的姓就是以“生”結尾的。

如果那個小姑娘的話是對的,那麼他一輩子也不會有什麼作為了,這是最讓人灰心的了。但是他又認為能夠生在這片大地上,就很幸運了,既然生在了這片大地上就要好好地努力,隻要努力了,就會有好的結果,他相信仁慈的上帝是不會讓一個奮鬥的人失望的,他決心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去迎接美好的未來。這時小姑娘們也停止了爭吵,她們相約,讓事實檢驗誰的說法是對的。是啊!事實是檢驗一切的標準。

那次聚會便這樣結束了。

日月如梭,時光飛逝,十幾年很快過去了,昔日的孩童一個個都長大了。城裏不知什麼時候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房屋,裏麵的裝飾更讓人讚不絕口,精美的紅地毯一直鋪到門外,牆壁上掛著一幅幅精美的壁畫,主人的器皿都鑲金鍍銀,整個房間氣派極了。有誰能想得到這幢房子的主人,就是昔日那個連件衣服也買不起的窮孩子呢?他不相信自己受苦受窮的命運是上天的安排,他堅信憑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把它改變的。他辛勤地工作著、忙碌著,一刻也不停地努力著。終於,他有了今天的成就,這真令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