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萍水相逢是過客(下)(2 / 2)

修行者看到的風景,注定比凡人多很多,漫長的修行路途上,不知有多少萍水相逢。緣起緣散,隨心而已,離別,本是常態。

懷著傷感的林音兒轉身進入房間,忽然發現桌上多了一本藍皮絹布的小冊子,湊近一看,正寫著“柔水訣”三字。藍色絹布冊子旁還有一張白紙,上麵密密麻麻,卻是顧城自己書寫的,對這份功法的簡單介紹,和少許寄語以及方向的指引。

林音兒的體弱多病,以至於損耗壽元,是因為本身體質特殊的原因,隻要正式踏入修行,到了一定水準,便會化弊為利。

彼此相處雖然竟是一天,顧城也是不願看到她遺憾一生。在他的理念裏,修行,本就是人人都應該具備的權利。或者至少,爭取修行的機會,應該是人人都具備的。雖然他沒有能力改變世界,卻至少能改變身邊的,讓自己感覺到愉悅,感覺到惋惜的人。許多小說中,主角無論能力大小,都將窮則獨善其身奉為圭臬,每每拒絕幫助一個人的理由,都是自己救不了全世界,在顧城看來,是相當可笑。

但很可惜,這裏是邊緣不受重視,又被諸多本土家族把持著,連一個蒙學都沒有的西荒。在這裏,想接觸到修行法訣,簡直難如登天。即便拿著再多財富,也無法換到,說不定還會因為財富過多而被那些盤踞已久的修行家族掠奪。

西荒沒有蒙學,不是說西荒的家族勢力強大到能抗衡七大世家,事實上,這兒連名門都很少。隻是之所以有蒙學,是為了對抗日盛的天魔入侵的現實問題,西荒靠自己的封閉機製,也能完成七大世家對修士水平的要求,再加上地處偏遠,資源稀少,卻是不適合過多修士,再加上各地家族上下打通,交上各種賄賂,便保持了家族徹底保持的常態。

實際上,雖說顧城的家鄉附近,蒙學興盛遍地,但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入得。隻要想想數據就好,這個中土世界,可能比地球土地加在一起還要龐大,人丁興盛之所不知凡幾,每年卻隻有三百多萬人能入蒙學。顧城這世的家庭,也算是沒有修士的凡人家庭中最富裕的一類了,供養他一個,也是差點耗盡家產。幸虧一旦考入學院,這筆學費就會完全退還,還會有諸多補貼回饋,所以顧城才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

當然,這本柔水訣也不是什麼珍貴功法。其實顧城本來是想從係統中兌換一本最基礎的出來,但那樣,知識是完全印刻在腦海中,並不能化成實體傳授給別人。所以發現這點後,昨日傍晚顧城是用一些製作麵罩剩下的紗布以及他知道的許多煉製符篆的技巧,和一位煉氣三層的散修交換了他偶然間獲得的根本功法。花兩點點數請係統驗看了一下,大概得出了功法平和中正,適合日後轉修,能夠升入築基的結論。

不過即使如此,作為根本功法,這也非常昂貴了,即便放在物價最低的中土最繁華之所,也至少得數個下品靈石才能換到。放在功法被嚴格管製的西荒,更是可用價值連城來形容,若不是那位修士癡迷符篆,顧城還真無法換到。

其實嚴格說來,林音兒除了天生有些特異,自帶術法,其他方麵也和很多少女沒有太多區別,也沒有做過太多的努力。但她所獲得的收益,卻是她的同齡人想也不敢想的。

但是換個角度想,能偶遇顧城,能恰逢顧城日行一善,這本身也是莫大的機緣。

修行之路,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

機緣與勤奮,本就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