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北宋名將曹瑋采用誘敵之計一舉殲滅了西夏軍隊嗎?

北宋時期,名將曹瑋被派往西北邊疆,抵禦經常來侵擾邊疆的西夏軍隊。

有一次,兩軍相逢,經過一陣衝殺,西夏兵丟下牛羊輜重,撥轉馬頭逃跑了。曹瑋看著遠去的西夏兵想了一會兒,然後命令部隊驅趕著敵人拋下的牛羊,抬著輜重,慢慢地往回走。一路上,隊形散亂,紀律鬆懈。

西夏兵逃出幾十裏後,聽說曹瑋貪圖牛羊輜重,叫士兵們又趕又拖,搞得一片混亂,覺得有機可乘,就又調頭來襲擊宋軍。曹瑋得知這一情報,立刻帶領部隊走到一個地勢有利的地方,停下來等待敵軍到來。

兩個時辰後,敵軍逼近了,曹瑋派人到敵軍那邊說:“貴軍遠道而來,我們不願乘你們疲乏之時進攻,請貴軍的士兵和馬匹先休息片刻,兩軍再決戰。”

西夏軍隊正奔跑得精疲力竭、人困馬乏,聽說可以歇一會兒再戰,當然是求之不得。

等敵軍休息了一陣子後,曹偉又派人去通知對方:“休息好了,可以開戰了。”於是雙方擊鼓進軍,沒想到隻幾個回合,西夏軍隊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宋軍官兵都不明白為什麼這一仗能如此輕易地獲勝,紛紛來向曹瑋請教。

曹瑋說:“敵人逃出幾十裏,我們再引誘他們上鉤,回來襲擊我們,這一來一去,他們已奔馳了近百裏。當敵人剛衝過來時,他們士氣正旺,精神興奮,因此我們沒有必勝的把握。憑我的經驗,走過遠路的人,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後,會全身鬆弛,腿腳酸痛,懶得不想再動。這時,他們準備激戰的情緒也鬆懈了,自然就很容易被擊敗了。”

曹瑋采用誘使敵人重新返回與之交戰的策略,一舉殲滅西夏軍隊,顯示了善施計謀的軍事才能。

[我還想知道]

北宋時期,西夏興起,常騷擾中原,邊疆不得安寧。

曹瑋看著遠去的西夏兵在想:“敵人現在是逃走了,可不知什麼時候又會來騷擾,邊疆總不得安寧,得想辦法把他們引誘回來,徹底消滅,以除後患。”

宗愨利用生物界一物降一物的

規律大破象陣取得了勝利嗎?

宋朝皇帝派宗愨率領大軍,征討林邑國。林邑國王見宋軍大兵壓境,並不驚慌,還親自帶隊出陣迎敵。

一陣戰鼓響過之後,隻見綠旗招展處,1000多隻大象像發了瘋似的,向宋軍陣地衝過來。宋軍遭到大象的踐踏,被衝得七零八落,敗下陣來。

宗愨收拾好潰散的隊伍,堅守在營盤內,不再出戰迎敵。他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條攻破敵人象陣的妙計。

幾天之後,林邑國王接到宋軍前來挑戰的報告,馬上率隊出來迎敵。這一仗卻出乎林邑國王的預料,那些象群,剛趕到宋軍的陣地前,就紛紛退了回來。而在宋軍的陣地上竟跑出數百頭花皮大雄獅,直向自己的部隊撲來。

大象見到“獅子”,非常害怕,掉頭就往回跑,反而把自己的軍隊衝得陣腳大亂。宋軍乘勢追殺,大獲全勝。

宋朝大將宗意利用動物界一物降一物的規律,製造假獅子破了林邑國的大象陣,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我還想知道]

宗愨想,世界上的東西總是一物克一物,他有大象,我不能有“獅子”?

宗愨立即召來工匠、畫匠,督令他們3日內做出500隻獅子模型,開仗時把它們排列在隊伍的最前麵,用假獅來克真象。這一招果然很靈。

方臘巧設疑兵計嚇跑宋軍

而輕易戰領了睦州城嗎?

北宋末年,方臘率領起義軍去攻打睦州。當大軍行進到距睦州70餘裏的新江江邊時,突然發現對岸有大批的朝廷援軍。

當時起義軍隻有幾千人,敵眾我寡,怎麼打這一仗呢?方臘忙將起義軍將領召集來,如此這般地做了布置。

第二天清晨,宋兵主將和睦州知府帶著部下來到江邊察看對方軍情。隻見對岸漫山遍野旌旗招展,鼓聲震天,一對對彪形大漢正揮舞著大刀、長槍,練習拚殺。他們個個刀法嫻熟,槍法精湛。宋兵主將大吃一驚,忙問睦州知府:“你不是說方臘手下都是烏合之眾,不知兵法,不曉武藝嗎?”知府張口結舌,無言以答。

這時,對岸又有縷縷炊煙升起。宋兵主將舉起馬鞭指著炊煙對知府說:“看那炊煙就有幾百處,少說也得有四五萬士兵吧!”

忽然隨行的官軍騷動起來,宋兵主將抬頭一看,見江對岸有幾個威武雄壯的大漢在那裏挑水,他們的水桶有半人高,一擔水少說也得有六七百斤,但他們一個個挑著水桶行走如飛。宋兵主將看後嚇壞了,回過頭來惡狠狠地對知府說:“我是來立功的,不是來送死的。”說罷帶領援軍逃走了。

原來,方臘為了虛張聲勢,從起義軍中挑出幾百名彪形大漢,讓他們有的手持連夜趕製出來的大木刀、大木槍,在江邊假裝廝殺;有的肩挑沒底的大木桶來回奔跑。其餘千把人分散在各處,打鼓的打鼓,搖旗的搖旗,燒火的燒火。果不其然,宋兵被嚇破了膽,很快就逃了個精光。

方臘在寡不敵眾的時候,不去硬拚,而是虛張聲勢,迷惑敵人,巧施疑兵計,結果輕而易舉地取得了勝利。

[我還想知道]

北宋末年,皇上不理朝政,宦官專權,民不潦生,於是全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方臘是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嶽飛築“鍋巴山”智退金兵嗎?

相傳,宋高宗紹興四年,金國大將兀術率領兵馬進犯宋朝,行至泰州一帶時,遭到嶽家軍的英勇抗擊。兀術仗著兵多將廣,將嶽家軍團團圍困在泰州城內,企圖用圍而不打、斷絕糧草的策略擊敗嶽家軍。嶽飛見彼此兵力懸殊,不能硬拚,便決定據城固守,等待援兵到來後再伺機出動。

但沒料到一連數日,長江風急浪高,援兵受阻,糧草也未能及時送到,而兀術又無退兵之意。怎麼辦?嶽飛很著急。這一天吃飯時,他看到碗裏的鍋巴,心中不由一動,馬上傳令:鍋巴不準遺棄,要集中存放。這天夜裏,嶽飛命令士兵將城根一座土丘用土墊高數丈,然後在土山表麵覆蓋上一層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