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兒女多壯誌功勳彪炳昭後人
——紅軍高級將領曠繼勳
賣藥郎入川當兵
1897年6月16日,思南大河壩一個叫廟塘灣的小山村誕生了一個男嬰。這是一個貧困人家,孩子的父親叫曠光甫,靠上山采藥、串鄉賣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孩子排行老三,曠光甫給孩子起名曠繼勳,在此之後,曠家又增添了4個人丁。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老三”會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高級將領,創下了首次殲滅國民黨一個整編師的戰史記錄。
由於家貧,曠繼勳5上過三年私塾即隨父上山采藥、四處遊醫。童年的逆境生活,養成了他吃苦耐勞、抗拒命運、同情底層和伸張正義的優良秉性。
曠繼勳好學,經常手不釋卷,喜書法和練武功,臂力過人。當然,這個家處也逐漸向小商和小康之家發展,遷入了思南城,並置辦了房產。後來,曠繼勳的女兒將此捐獻給當地政府,成立曠繼勳烈士故居,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為故居題寫了館名。
1911年,16歲的曠繼勳隨友人入川參加反對清政府的保路同誌軍。次年,投川軍賴心輝部當兵,隨後升任連長、營長,因受《向導》刊物影響,在自己的隊伍中傳播革命理論。
1925年,曠部編入鄧錫侯江防軍黃隱部,曠繼勳任團長:當他得知共產黨領導的廣東“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成立時,便與好友王文鼎在軍營中發起成立“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四川分會”,並派人到廣州找共產黨接頭,得到黨的支持,第二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國民黨到處搜捕、屠殺共產黨人。曠繼勳堅定地與敵進行鬥爭,並在部隊中隱蔽黨、清除敵特,保衛黨的機關。
蓬溪起義
曠繼勳這支黨掌握的武裝,在大革命失敗後,仍堅持革命鬥爭,並不斷發展壯大,這使四川反動當局對駐在省會成都附近的這支部隊日益不安,他們企圖尋機改編和消滅這支隊伍。
1928年秋,劉丹五第7混成旅參加“四川同盟軍”發動的川東之戰,後因失利退駐羅澤洲防區。旅長劉丹五稱病未歸,由曠繼勳代理旅長,率部從廣安移至李家鈺防區,駐遂寧縣永興場一帶。
曠部駐紮後,在鄧錫侯、黃隱借口整編和李家鈺、羅澤洲企困吃掉其部的嚴峻時刻,他毅然報請省委要求批準起義,以保存革命實力。省委即派羅世文、鄒進賢到部參與籌劃。他們起革了(暴動計劃書),準備好了起義的旗幟、臂章、帽徹和標語。
2011年6月12日,《曠繼勳傳》的作者、思南縣文聯主席李光達說:“曠繼勳蓬溪舉旗,有形勢所迫的原因。”
1929年6月29日下午,曠繼勳帶領全旅4000餘人在蓬溪大石橋牛角溝宣布起義,樹起了“中國工農紅軍四川第一路軍”的旗幟。曠繼勳任總指揮,羅世文任黨代表,鄒進賢任前委書記。他們將部隊編為兩個師8個團,於當夜兵分兩路攻打蓬溪縣城,與敵一個騎兵團激戰4小時,擊斃守城士兵20餘人,占領了縣城。
起義軍立即沒收縣政府大印,燒毀征收局的糧冊,釋放在押犯,成立蓬溪縣蘇維埃政府,以“四川工農紅軍革命委員會”名義張貼布告,自此,四川首個縣級紅色政權成立。
敵人隨即反攻。曠部轉戰周邊,開展打土豪、分浮財等革命活動,深受工農群眾歡迎。7月30日,紅軍終因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盡管紅色政權僅存兩日,但它打擊了國民黨軍閥和地主階級的反動統治,傳播了革命理想,在四川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如今,蓬溪縣城內有一棵三人才能合抱的大鎔樹,見證當年的硝煙風雲。樹下,一塊鋼牌上的“蓬溪縣蘇維埃政府遺址”,在陽光的映射下格外耀眼。
曠繼勳在四川聲名遠播。2009年6月,蓬溪縣投資510萬元建成了曠繼勳紀念館,還將起義地點附近的一條路命名為“繼勳路”。至今,在當地一些小鄉村的廟宇裏,還有老百姓把烈士的遺照桂上進行祭莫。
從上海灘“打狗”到洪湖戰鬥
曠繼勳常被人記住的是其戎馬倥傯的軍旅生涯,其實,他還曾是一名紅色特工,在上海灘留下了兩段鮮為人知的傳奇經曆。
1929年秋,曠繼勳輾轉到了上海黨中央工作。適逢叛徒、黒社會和國民黨特務相互勾結,破壞黨組織,嚴重成脅到黨中央的安全。中共中央第二秘書處處長白鑫就叛變革命擔任“上海巿公安局鏟共委員會”主任,並出賣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江蘇省委書記彭湃和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楊殷等同誌。中央軍委成立了由周恩來直接掌握的特工科(又稱“打狗隊”),陳專任科長:四川省委原定派曠繼勳到蘇聯學習,但黨中央鑒於黨的機關常遭國民黨特務機關和青幫歹徒的破壞,於是讓曠繼勳加入“打狗隊”。
曠繼勳槍法準,還能使雙槍,被委以重任。11月11日,叛徒白盡由幾個特務護送至霞飛路弄堂口時,被曠繼勳和同事伏擊。白4應聲倒地,當場!命。一次,特工科收到情報,長期與共產黨作對的青幫頭子黃金榮參加日新池浴室開業典禮。在內院休息時,黃金榮左肩中槍,房內兩邊壁燈被擊碎。兩天後,他在病床上召見杜月笙、張嘯林等徒弟時說:我看清了,來人使雙槍,中等身材,一定是曠繼勳......
“打狗隊”沉重地打擊了叛徒、特務和青幫流氓的反動氣焰,有力地保衛了黨中央機關的安全:
1929年冬,黨中央派曠繼勳到湖北江陵、當陽等地開展兵運工作。經過艱苦努力,他很快就組織策動了三個連的白軍士兵起義,進入洪湖,參加紅軍。
1930年春,曠繼勳被任命為剛組建的紅六軍軍長,不久,他即羋部攻占了華容縣城,全殲守城民團,接連解放了石首、南縣等6座縣城,在荊江南北開辟了大片根據地。
7月4日,紅六軍與賀龍領導的紅四軍在公安縣會師,合並組成紅二軍團,賀龍任軍團長,周逸群任政委,曠仍任紅六軍軍長。值得一提的是,周逸群是銅仁人.他鄉見老鄉,別有一滋味在心頭。
兩軍合並,力量增大。隨後,曠繼勳指揮紅六軍接連解放附承力,嶽口、仙桃等7個城鎮,把洪湖、湘鄂邊、秭歸、巴東、鄂北、鄠西北等根據地連成一片。
鄂豫皖蘇區的輝煌戰功1930年12月,曠繼勳受黨中央派遣,到鄂豫鈦革命根據地開展工作,並擔任紅四軍軍長,餘鳥山任政委,徐向前任參謀長。
曠繼勳為部隊製定了“有陣地的向外發展,有後方的向前進攻”、“采取內線作戰法,以弒忽戰略乘著敵人不備,突破敵人,使敵人軍事布裏處於被動的地位,誘敵出陣而消滅之”的作戰方針,指揮部隊取得了一係列戰鬥勝利,打破了敵人對鄂豫蘇區的第一、二次圍剿。
1931年1月26日,曠繼勳指揮紅軍攻打湖北庥城北麵的守敵,經3天激戰,共殲敵500餘人,檄槍1000餘支,在實拖“圍城打援”的戰術方麵創造了經驗。
2月,又指揮部隊攻打河南新集,紅軍先將縣城團團圍住,曠繼勳34親自視察地形,並運用在四川的作戰經驗,令士兵從50、60米開外的地方向圍牆下挖地道,並在墻下坑道內用炸藥炸開一條口子,紅軍一舉攻城。從此拔除了橫豆在鄂豫邊和皖西北之間的障礙,使鄂豫鉈根據地連成一片,新集也成了蘇區的政治中心。
3月,他又指揮紅11師主力發動雙橋鎮戰鬥,僅7小時即全殲敵30師,俘敵師長以下官兵5000餘人,繳獲6000餘支槍、迫擊炮14門,取得了空前大捷,創造了紅軍首次殲滅國民黨一個整編師的輝迕紀錄。
這是曠繼勳軍事生涯的輝炷時期,創造了很多寫進我軍軍事教材的經典戰例。如新集戰鬥和磨角樓戰鬥,取得了打攻堅戰的實戰經驗,而雙橋鎮戰鬥則累積了三點作戰經驗:有計劃地調動敵人創造戰機;巧妙地運用迂回包抄和穿插分割戰術;充分調動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積極配合作戰。
李光達說:“因為曠繼勳死得早,後來很多人隻知道雙橋鎮戰鬥是徐帥指揮的,這不符合客觀曆史事實。徐帥固然是天才的軍事指揮家,但曠繼勳的軍事才華也不應該被掩蓋。”
陽落
正當鄂豫鈦蘇區節節勝利之時,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占據了統治地位。1931年4月,張國燾到了郛豫鈦蘇區,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兼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了蘇區的負責人。他執行各項“左”傾政策,殘酷推行肅反擴大化,迫害了大批紅軍指戰員。
5月,紅四軍領導層調整,軍長仍為曠繼勳!,軍政委改為曾中生,不再設軍參謀長,徐向前改任13師師長,許繼懊改任12抨師長,餘篤山降任11師政委。
曠繼勳堅持黨性原則,與錯誤傾向作堅決的鬥爭。他在寫給黨中央的報告中特別提到:“立三路線之殘餘,已將逐漸肅清,請勿慮及之。”
李光達說:“將軍能說會道、才華橫溢、鋒芒畢露,在當時複雜的內部、外部鬥爭中,不知隱忍,所以招致打擊。”
7月,曠繼勳被撤銷軍長、分局軍委副主席職務,調任紅13師師長,軍長由徐向前擔任。但曠繼勳不計地位的高低和個人得失,仍以大局為重,為保衛和鞏固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不久,曠繼勳被派到皖西進行基層工作,在赤衛隊、遊擊隊的基礎上組建紅二十五軍。1931年10月,紅二十五軍成立,曠繼勳任軍長兼獨立師師長。11月,紅二十五軍與紅四軍會合,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麵軍,徐向前任總指揮,曠繼勳仍任二十五軍軍長。
在紅四方麵軍總部的統一指揮下,曠繼勳率部轉戰陝西。
1932年1月和3月,取得了商南戰役和蘇家埠戰役的輝炫勝利。5月,又率紅74師和紅75師解放了霍邱縣城。
盡管身處逆境,但曠繼勳仍為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剰、進一步擴大根據地作出了貢獻。
1932年6月,敵人對豫皖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剰。麵對敵人的重兵圍攻,曠繼勳根據霍邱宜攻不宜守的戰略特點和紅軍的作戰原則及敵強我弱的不利情況,向張國燾提出了主動退出邱縣城、不爭一城一池之得失的作戰意圖,但張強令曠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