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五更才醒,又聽得唧唧的叫,又驚又喜,慌忙走下床來,聽一聽,是蟋蟀在盆裏的聲音,推開窗子,放入月光來,將盆兒取到窗前,揭開蓋一看,那個蟋蟀卻好端端的宿在裏麵,原來日間雞吃的乃是三尾聒子(蟲名),王二看得分明,滿心歡喜,忙叫父親道:”阿父!你不要著急了,日間雞吃的,乃是三尾聒子,蟋蟀自在。”王公聽了道:”好呀!好呀!”也起來了,王二又將濟公許還的話說了一遍,父子二人好不歡喜,也不再睡,坐到天明,王二叫老婆收拾早飯吃了,取著盆兒,投張太尉府中來。 門公報知張太尉,太尉叫王二進去問道:”昨日幹辦的來說你這蟋蟀被雞吃了,甚是可惜,你今日莫非有個好的送來麼?”王二道:”昨日父親不知,拿出來看被雞吃的,乃是三尾聒子,這個好蟋蟀端然在此!”
太尉大喜,取了蟋蟀,就發了三千貫錢,一副壽板與他,王二拜謝了,叫人扛了回去,果真的去尋著濟公,又請他吃了一壇酒。 那張太尉得了這個蟋蟀,當日就拿去與石太尉鬥了一場,又贏了三千貫錢,一連鬥了三十餘場,場場皆勝。 張太尉喜之不勝,因而替他起個乳名,叫做王彥章,愛之如寶。 不期養至秋深,大限已到,太尉真是可惜,打個銀棺材,盛了香花燈燭,供了三七二十一日,方與他出殯,請了濟公來與他下火,棺至萬家路,濟顛乃手執火把,念道:
這妖魔本是微物,隻窩在石岩泥穴,
時當夜靜更深,叫徹清風明月;
聒得天涯遊子傷心,叫得寡婦房中泣血。
沒來由,隻顧催人起貪嗔,
費盡自家閑氣力。
既非是爭田奪地,又何苦盡心抵敵?
一見麵怒尾張牙,再鬥時揚須鼓翼。
贏者振翅高鳴,輸者走之不及。
得利則寶鈔盈千,賞功隻水飯幾粒。
縱有金玉雕籠,都是世情空色。
倏忽天降嚴霜,任你彥章也熬不得。
伏此無明烈火,及早認出本來麵目。
咦! 托生在功德池邊,相伴念阿彌陀佛。
濟公下火畢,忽一陣清風起,在空中現出一個青衣童子,合掌當胸向濟公道:”感謝我師點化,弟子已得超升矣!”言訖不見。 張太尉看見,滿心歡喜,邀請濟公到府中吃酒,是夜就在太尉府中住了。
到了次日,別了太尉回寺,打從王錦衣府前過,忽聽得府裏鼓鈸與哭聲,甚是熱鬧。 因向管門的堂候官問其原故? 堂候官道:”我家老爺中年無子,後房有十來個小奶奶,前年才生得一位公子,愛惜如寶,不期昨夜死了,請僧人在此做佛事,所以哭泣。”
濟公道:”既如此,可通知說我濟顛要見。”堂候官稟知錦衣,錦衣將濟公接進去相見道:”你來得正好,我有一位小公子甚是聰明,不幸昨夜死了。我實舍他不得,你可說幾句佛語,送他入土,使他另生好處。”
濟公道:”入土不如送他下火,他生在別處,不如還生在相公家裏。”
錦衣道:”此時下官心緒已亂,但憑老師超度他。”
濟公道:”既是如此,可速抬出來,就當廳燒了罷!不要誤了時辰,又被他人占去。”王錦衣忙叫人扛出棺材,在廳前丹墀中放下,濟公手執火把道:
小公子,小公子,來何遲,去何速?
與其求生,不如傍熟。
咦! 大夢還從火裏醒,銀盆又向房中浴!
王錦衣在廳上看著濟公火化,早有侍妾來報道:”恭喜老爺,第七房劉奶奶生下一位公子。”
王錦衣大喜,因知濟公佛力無邊,忙命備酒請他,濟公盡量吃了一醉,方辭別回寺,不知後事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