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顯神通替古佛裝金 解冤結遇死人走路(2 / 3)

監寺沒奈何,隻得買了金子,叫匠人賠裝上去,卻是奇怪,任你十足的黃金,裝在上麵,比著別處少覺得暗淡而無光,到了後來,惟有此處脫落,餘俱不壞,方知佛法無邊,不可思議。

正是:

不是聖人無聖跡,若留聖跡定非凡;

禪參幾句糊塗語,自認高僧豈不慚?

一日,濟顛到九裏鬆去閑遊,適有一個財主家,蓋造三間廳房,正待上梁;看見濟顛走過,知他口靈,便邀住了,求他說兩句吉利的佛語,討個好釆頭。

濟顛道:”佛語盡有,隻要酒吃得快活,說來方才靈驗。”那財主忙叫人搬出酒肴,盡他受用,濟顛一連吃了十三四碗,有些醉意,便叫道:”吉時已到,快些動手!”眾匠作聽了,忙忙將梁抬起安放停當,濟顛高聲念道:

今日上紅梁,願出千口喪;

妻在夫前死,子在父先亡。

濟顛念完,也不作謝,竟一直去了。 那財主好生不悅道:”這和尚原來無賴,我好好將酒請他,要他說兩句吉利話兒,他卻是說喪說亡的,這等可惡,方才該扯住了罵他一場才好!”那工匠中有一個老成的道:”這和尚念的句句是吉利之話,你怎反怪他?”屋財主怒道:”死亡怎說是吉利?”工匠道:”你想想看,這三間廳屋裏,若出千口喪,快也過得幾百年了。妻死夫前,再無寡婦了。子在父亡,永不絕嗣了。人家吉利莫過於此,還不快追他回來拜謝!”那屋主聽了,方才大悟,急急叫人追去,已不知往那裏去了。

那濟顛走到一家餛飩店前,店主認得是濟顛,便邀入店中吃一碗茶,濟顛吃完了道,”我承你請我一番好意!沒什報答,你取筆硯來,待我將‘餛飩’為題,做幾句寫在壁上,與人看看也好!”店主忙取筆硯來,濟顛提起筆來寫道:

外像能包,中存善受。

杆出頑皮,捏成妙手。

我為生財,他貪適口。

砧幾上難免碎身,湯鑊中曾翻筋鬥。

舍身隻可救饑,沒骨不堪下酒。

把得定,橫吞豎吞;把不定,東走西走。

記得山僧嚼破時,他年滿地一時吼。

濟顛方才寫完,忽一個後生,滿臉焦黃,剛走到店門前,一跤跌倒了,看看已是沒有了氣。 店主驚得手腳無措,連連頓足道:”這個無頭人命,那裏去辦?”

濟顛道:”不要慌,待我叫他去了罷!”遂向死人作頌道:

死人你住是何方? 為何因病喪街坊?

我今指你一條路,向前靜處好安藏。

念罷,隻見那死人一轂轆子爬將起來,竟像活的一般,又往前走,直奔到嶺腳下,又跌倒死了。 店主並四鄰的人看見,喜之不勝,感激不盡! 正要作謝,濟顛乘空早一徑走了。

走到”萬工池”前,見一夥人在那裏吃螺螄,將螺螄屁股夾斷,用一個刺針兒挑肉吃;濟顛見了念一聲:”阿彌陀佛!”即說:”有什滋味?害這許多性命,不若舍與貧僧放了生罷!”濟顛說畢,眾人笑道:”老師父不要取笑,已夾去屁股的死螺螄,怎麼放生?”

濟顛道:”你們若肯放,沒有屁股也可生得,若不肯放,便是死的,生死隻在你們眾施主一轉念間。”眾人盡將吃的螺螄,都遞給濟顛,道:”既是這等說,我們願施舍了,請老師父放個活的與我們看看!”濟顛接在手中,一齊拋入池中,口中念道:

螺螄! 螺螄!

亦稟物資;命雖微賤,性豈無知!

縱不幸遇饞人,而死於鼎鑊;

豈無緣仗佛力,而生於清池。

莫嫌無屁股,須知是便宜。

咦! 自今重赴清泉水,好伴魚龍一樣遊。

眾人臨池一看,隻見那些死螺螄,依舊悠悠然然的活了,不勝驚訝,回轉身來,要問濟顛緣故,那濟顛已不知那裏去了。 故至今相傳,萬工池中的螺螄是沒屁股的,傳為古跡,正是:

慘毒是生皆可死,慈悲無死不堪生;

總推一命中分別,莫盡誇他佛法靈。

忽一日,濟顛偶在寺門前,隻見陰雨密布,雷電交作,有一後生,奔至寺來躲雨。 濟顛將法眼看去,見他頭上已插了該殛之旗,因問道:”你姓什麼?做何生意?家中還有何人?”那後生道:”我姓黃,在竹竿巷糶米,家中還有八十歲的老母。”